核心提示:基因決定著生命發育的方方面面,好比一顆帶著原始程序編碼的種子,但種子要發育成熟還需要陽光、雨露和土壤。那些生命之初的“小事件”可能是影響最大,最深遠的。懷孕期是女性最幸福的時刻,除了定期做產檢外,也要做好營養支持。 孕期營養不僅僅影響胎兒器官發育,而且也跟孩子長大后的健康狀況脫離不了干系。 市第一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醫師張翠靜表示,懷孕前三個月,胎兒生長速度比較慢,懷孕中期胎兒生長速度比較快且營養需求量大,應在營養科醫生的科學指導下適當增加營養,但也不能毫無節制,以免引起巨大兒。
現代醫學界普遍認可,從受精卵形成到孩子兩歲的1000天的發育,是未來健康的基石。在寶寶生命初期的環境暴露和營養狀況,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孩子成年后的健康。這個階段的環境暴露和營養狀況,對于基因的正常表達、器官的正常發育都非常的重要。
張翠靜介紹,臨床研究顯示,有些患有心血管疾病和二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生命初期的成長與其他人不同:他們在媽媽子宮里的發育是相對緩慢的,有著相對低的出生體重。在幼年時期都保持著瘦小的身材,而隨后,迅速地增加體重和肥胖指數。這樣的成長軌跡有最大的可能在未來患病。而那些出生體重比較高的嬰兒,在兒童期降低了肥胖指數的人,患二型糖尿病幾率降低了一半。除了和心血管系統和代謝系統有關的成年慢性病,和免疫系統有關的過敏性疾病也發現和胚胎期、 嬰幼兒期的營養有關。 另外有研究提示,懷孕期間缺乏維生素E、鋅的攝入,過度使用抗生素可能增加寶寶出生后發生過敏性疾病的幾率。
“然而孕期補充益生菌,多吃水果、蔬菜和魚類(補充魚油)則有可能降低孩子出生后的敏感程度和皮膚濕疹的發生率。”張翠靜表示,除了孕期環境和營養的影響,嬰兒早期的環境和營養狀況也可能影響基因表達、智力發展、免疫系統的發育和對未來發生慢性病、癌癥和感染的易感性。胚胎期,從一個受精卵發育成一個擁有健康的各個器官、 各個系統的寶寶,需要消耗大量的 “原材料”, 才能按照基因 “編程”出一個嬰兒來。 媽媽對孩子的健康從遺傳和營養上有很大影響,包括提供健康的卵子(提供基因), 提供胚胎發育的營養,提供一個發育很好的胎盤(大小和表面形狀正常,具有正常傳輸營養功能),生育、哺喂寶寶和幼兒。不同懷孕階段的能量限制可能和孩子成年后的肥胖、血脂異常、胰島素抵抗和冠心病有關。另外,孕媽媽過高或者過低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比例,都可能和后代成年后的高血壓有關。
她提醒,孕期和嬰幼兒期的良好營養有助于寶寶充分發展他們的認知能力、運動能力以及控制情緒的能力。若遭受饑餓、壓力或虐待,帶來的可能是終身的軀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問題,并有可能影響下一代,甚至讓社會付出代價。合理的營養供給, 再加上愛和安全感,使寶寶贏在起跑線。
那么,孕期營養門診看什么? 張翠靜介紹,孕期營養門診將幫助孕期婦女合理規劃飲食、科學控制孕期體重增長,預防和減少妊娠期發生營養代謝疾病, 減少妊娠風險,促進自然分娩。同時,孕期營養門診還通過對孕期具有營養風險的婦女進行營養評價與干預,幫助孕產婦調整生活方式, 并提供營養監測建議。 最終達到巨大兒、貧血、小于胎齡兒發生率每年遞減,因營養因素(如巨大兒和超重肥胖孕婦)導致的剖宮產率逐年下降。
哪些人需要看孕期營養門診? 張翠靜表示,有這些情況的備孕及孕期女性應該請專業的孕期營養門診醫生來指導飲食: 基礎體重不合適(消瘦、 超重、 肥胖),孕期增重不當, 貧血,妊娠糖尿病, 孕史不良,曾患早產、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高血壓, 有糖尿病、 高血壓和血脂紊亂等家族史, 咨詢維生素礦物質補充劑的選擇等。 她指出, 孕期營養門診的醫務人員將對孕產婦及家屬進行孕產期營養知識健康宣教,為 “準媽媽” 提供個體化營養診斷和營養指導。孕期營養門診確保有明確營養風險的 “準媽媽”的孕期營養問題得到及時有效管理, 胎兒宮內發育遲緩等有明確營養風險的 “準媽媽” 也應當在孕期營養門診接受營養管理和有效指導。
( 曹曉燕 屈海洋)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