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開一小旱地冰球社團在活動
去年6月,國家體育總局等三部門聯合下發《關于提升學校體育課后服務水平促進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學校將體育類活動課程作為課后服務基本的、必備的形式之一,統籌整合資源,推動專業力量參與體育課后服務。
新學期,隨著中小學校線下教學恢復,課后服務也重新回歸。面對學生體育運動需求的極大提升,運動鍛煉成為眾多學校開展課后服務的“必選項”。連日來,記者走訪發現,張家口市各中小學校在加強體育課后服務方面,融入冰雪運動等特色新穎教學方式,廣受學生歡迎和家長好評。
經開一小冰壺社團在活動
冰雪運動彰顯特色
3月9日17時,記者走進張家口經開區第一小學陸地冰壺館,看到賽道兩旁圍滿學生,大家半蹲在地上,眼睛死死盯著一只剛被同學投擲出的冰壺。黃色的冰壺慢慢向營壘圓心靠近,最終穩穩地停在紅色的圓環上,只見黃隊的學生拍手歡呼起來,投壺的學生也一躍而起,和自己的隊友擊掌。
黃隊的成績不錯,紅隊的學生也不甘示弱,一位隊友已經半跪在投壺區,手握冰壺柄,教練蹲在旁邊指導學生:“伸直胳膊,垂直肩膀,眼睛緊盯目標,注意控制力度,好,走……”
除了陸地冰壺館,經開區第一小學的乒乓球館、羽毛球館、拳道館、體操館、創客教室、機器人教室等室內館室全部有學生在活動,而在室外的旱地冰球場、足球場、籃球場等運動場地上也熱鬧非凡。
副校長賈林告訴記者,學校先后開發了足球、冰壺、冰球、機器人、航模、話劇等四十四門選修課程。在每周二和周四下午的課后服務中,學生打破年級界限,采取“走班式”參與,自主選課的方式,進行選修課的學習、訓練以及參與到各種社團活動中,讓學生充分享受興趣帶來的快樂。
同樣,在張家口崇禮區西灣子小學,各項冰雪運動成為課后社團活動的一大亮點。3月9日16時30分,隨著下課鈴聲的到來,學生們開始向操場聚集。穿好輪滑鞋,佩戴好護膝、護肘、頭盔,開始輪滑訓練。在旱地滑雪場地,一位學生穿著雙板滑雪鞋,手持雪杖,在教練的指導下,正進行滑雪技巧訓練。
崇禮西灣子小學冰雪運動正酣
崇禮區西灣子小學從2014年開始,每周設置一節冰雪奧體課,向學生普及冰雪運動和冬奧知識。每個雪季,學校都會組織全校學生分批到滑雪場學習體驗滑雪運動。為了讓學生一年四季都能參與冰雪運動中,學校從2018年開始將旱地冰雪項目引進校園,自此,冰雪運動深度滲入課程、滲入課堂。冰雪課程根據不同學段進行差異化設置,分別開設了桌上旱地趣味冰壺課、旱地冰壺、旱地冰球、輪滑、越野滑雪(滑輪)等課程。
崇禮區西灣子小學副校長梁潔告訴記者,近年來,學校不斷增購雪服、雪具、冰鞋等裝備,開辟仿真冰場、室外輪滑等旱地冰雪運動場地,基本滿足師生冰雪運動的需要。課后服務實施以來,學校積極利用冰雪運動設備和教師資源,組建輪滑、越野滑輪、旱地冰球等社團,同時還組建3D打印、航模無人機、民樂、拉丁舞、足球等三十個社團。課后服務時間已然成為加強學生運動鍛煉、培養發展興趣愛好、提升綜合能力素養的有利時機。
經開二小冰球隊在訓練
以賽促教以賽促學
“注意控球,不錯,開始射門……”3月7日下午課后,在老師的指導下,經開區第二小學冰球社團的學生正在進行技戰術訓練。只見他們頭戴球帽,身穿護具,手持球桿,腳踩輪滑鞋,動如脫兔,英姿颯爽。
“由于學生們對冰球十分熱愛,報名參與冰球社團的學生人數較多,我們在每周二、周三、周四下午設置了冰球社團活動課,以年級為單位進行活動,覆蓋一到六全年級。”體育老師何宗琪介紹。
據了解,經開區第二小學依托學校冰球社團,培養并挖掘人才,已組建了U8、U10、U12三個級別的三支冰球隊伍,隊員達40余人。
同樣,橋西區大境門小學的冰球社團開展火熱。2018年大境門小學成立了市區首支青少年冰球隊,隊員們從剛開始只有輪滑基礎,到后來可以在冰場上競技,并被選入市級代表隊,代表全市參加省級和國家級比賽。
今年1月初,在承德市舉行的2023年京津冀青少年冰球大獎賽中,張家口市代表隊榮獲U10組別冠軍和U12組別季軍。我市代表隊隊員正是來自橋西區大境門小學、經開區第二小學、橋西區二十中學等校的冰球隊員。
市冰球協會副主席王嵐告訴記者:“去年,張家口市首屆冰球聯賽歷時1個多月,全市共有19支隊伍參賽,比賽設U10組、U12組、U15組、成人組四個組別,總比賽場次達46場,青少年參賽人數最多。這說明,冰球這項特色運動,在我市已從‘0’發展到具有一定競技能力水平的局面,教學成果顯著。”
記者走訪發現,我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在體育課后服務方面,除了新穎的冰雪運動外,足球、籃球、花樣跳繩等傳統體育項目依然是主打。
南菜園小學足球隊在訓練
作為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橋西區南菜園小學除每周安排一節足球校本課外,周二、周四課后服務專門安排足球社團活動。學校足球隊的隊員每天下午課后還安排1個多小時的專業訓練。校足球隊負責人梁月清告訴記者,學校每年都會選拔一批身體素質較好,并喜歡足球的孩子加入校隊,加強梯隊建設,進行專門培養。多年來,校足球隊多次在省、市級比賽中奪冠,并向省、市輸送足球運動員百余名。
近年來,張家口市承辦舉辦的專業賽事、品牌賽事、城市聯賽等層出不窮,全市形成了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良好局面,特別是中小學校,紛紛組建體育競技專業隊伍,濃厚的體育運動氛圍正在逐步形成。
減負增質回歸本質
“雙減”政策實施以來,張家口市積極探索課后服務有效途徑和方法,讓“課后延時服務”這一新模式在全市落地生根。
目前,全市470余所義務教育階段非全寄宿制學校實施了課后服務,為25萬名申請參加課后服務的學生提供服務,達到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全覆蓋、征求意愿全覆蓋、有需求的學生全覆蓋。
一所學校開設十幾個甚至幾十個社團活動,受益的不僅是學生,還有家長。一位家長告訴記者,孩子特別喜歡機器人,但由于家庭經濟、時間等原因一直沒有給孩子報興趣班,如今學校就有機器人社團,孩子在學校就有機會學習自己喜歡的課程,這可為家長解決了一大難題。
另一位家長也表示,想著孩子結束一天的學習任務,和同學老師自由地馳騁在操場,享受運動,享受陽光,這是家長最愿意看到的場景。學校特色課后服務的確是一項民生工程,讓孩子喜歡,讓家長心安。
3月1日,河北省教育廳對河北省第一批義務教育學校課后服務示范縣、示范校擬入選名單進行了公示,我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市第九中學、經開區第一小學、宣化第六中學等6所學校分別上榜。
記者走訪發現,目前張家口市部分義務教育學校在課后服務方面基本實現了三個“打開”,即打開學習的邊界、打開學科的邊界、打開學校的邊界,能夠積極引進外部教育資源,讓學校課程供給更加豐富,更具有選擇性。但部分學校依然存在活動場地不足、教師資源不足、活動內容單一等問題。一位教育人士認為,學校可以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整合資源,挖掘特色,甚至校際間可以施行資源共享,城市和農村學校開展手拉手活動,可應用互聯網現代技術進行遠程授課等方式,實現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如何把“雙減”真正落到實處,這是部門、學校、家長都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白巍家庭教育公益講師團團長、家庭教育專家白巍認為,學校增加特色課后服務,對素質教育發展、核心素養提升、教育本質回歸等具有積極推動作用。同時家長也要思考“雙減”之后為孩子“加”什么的問題,比如要加習慣、加陪伴等,要多讓孩子接受自然教育和社會教育。(記者 張鳳燕 通訊員 陳建博 張茜)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