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我省普通高考志愿填報6月26日12時啟幕,志愿填報的主要依據和參考資料有哪些?省教育考試院在日前發布的《2025年河北省普通高考志愿填報須知》中給出如下回答:
一是招生計劃。主要內容包括學校名稱、學校代號、專業名稱、專業代號、層次、選考科目要求、計劃數、學制、學費和備注等。各高校在我省的招生計劃,經其主管部門審核、匯總后上報教育部,再由教育部分送給我省。我省對計劃內容進行編排、匯總,由高校核對確認后統一向社會公布。考生也可登錄相關高校官方網站進行查詢或者向高校咨詢。
二是招生章程。主要內容包括高校全稱、校址(涉及分校、校區等),辦學層次(本科或專科),辦學性質(公辦、民辦、獨立學院),招生計劃分配的原則和辦法,預留計劃數及使用原則,招生專業(或專業類)對選考科目的要求,專業教學培養使用的外語語種,思想品德考核及身體健康狀況要求,進檔考生錄取規則(如對考生加分成績的使用、投檔成績相同考生的處理、進檔考生的專業安排辦法及專業調劑錄取辦法等),學費標準,學生資助政策及有關程序,頒發學歷證書的學校名稱、證書種類及其他信息,聯系電話、網址,以及其他須知等。考生可登錄教育部“陽光高考”信息平臺(網址:http://gaokao.chsi.com.cn)、各高校的官方網站查看院校招生章程。如發現有關內容與招生計劃不一致,要及時向相關院校咨詢核實。
特別提醒:招生章程是高校向社會公布招生信息的主要形式,是其開展招生工作的主要依據。考生初步確定報考高校專業(類)后,一定要仔細閱讀其招生章程,如有的高校招生專業(類)對外語語種、身體條件(比如色覺、視力、身高、體重等)等有特殊要求,有的專業(類)學費較高等,一般會在招生章程中予以明確,考生要按照院校招生專業(類)有關要求填報志愿,以免影響錄取。受篇幅和字段限制,志愿填報系統、《2025年河北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計劃》以及《2025年河北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章程》,僅摘錄了高校招生章程中的部分內容,截至目前仍有少數高校的章程未公布,部分高校的章程內容后期可能還會有變動,考生填報志愿前務必登錄教育部“陽光高考”信息平臺(網址:http://gaokao.chsi.com.cn)或高校的官方網站查閱。
考生還要了解院校辦學性質,是公辦、民辦,還是獨立學院。公辦院校是指由政府舉辦的高校;民辦院校是指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及其他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利用非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面向社會舉辦的高校;獨立學院是指實施本科以上學歷教育的普通高校與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合作,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舉辦的實施本科學歷教育的高校,屬民辦性質,一些獨立學院名稱與公辦院校比較相近,但不是同一個學校,考生填報志愿時一定要注意區分。個別高校的舉辦主體(辦學性質)可能會發生變化,考生在填報志愿前,要登錄高校官方網站認真查看高校招生章程或向高校咨詢。
三是院校網站公布的信息。考生通過高校網站可了解高校基本情況、專業設置、主干課程、辦學特色、培養方向、就業情況、地理位置等方面信息。
四是《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其中明確規定了對患有某些疾病或有生理缺陷者不宜報考的專業。考生身體條件以高考體檢表記載為準。考生應根據體檢結果,對照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和有關高校的招生章程,避開自己不宜報考的專業。
五是各類考生成績統計表。高考成績公布后,省教育考試院在官網、官微公布當年“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各類考生成績統計表”,考生可通過查看相應類別的成績統計表,了解自己的成績位次,在填報志愿時參考使用。考生還可以通過省考試院官網招考服務-信息管理-欄目下查詢往年的各類考生成績統計表、平行志愿批次投檔分數。
六是其他參考資料。包括《全國普通高校在河北招生錄取分數分布統計2025版》《2025年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報考指南》《2025年河北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藝術類報考指南》。其中,《全國普通高校在河北招生錄取分數分布統計2025版》主要內容為近兩年全國普通高校在河北省招生錄取情況,包括分學校、分專業的錄取數、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差值及各專業錄取分數分布統計;《2025年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報考指南》(上下兩冊)和《2025年河北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藝術類報考指南》介紹了我省高考錄取的相關政策規定、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項,并收集整理了近年來高校錄取的相關數據和資料;《2025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專業選報指南》主要介紹了普通本專科各專業的培養目標、主要課程和就業方向。這些資料都可以為考生填報志愿提供參考。
據了解,為幫助考生在“專業(類)+學校”平行志愿模式下合理選擇高考志愿,省教育考試院研發了“河北省高考志愿填報智能參考系統”。該智能參考系統是面向全省考生免費提供的公益性高考志愿填報參考服務的官方平臺,具有權威性、科學性、公益性、便捷性等特點,登錄網址為www.hbzyck.com。(朱晨暉)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