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近日印發《關于做好縣域巡回醫療和派駐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推動建立城市醫療衛生人才定期服務鄉村制度,到2025年,基本建立穩定的縣域巡回醫療和派駐服務工作機制。
《指導意見》要求,因地制宜發展村級巡診服務。對縣域內服務人口少、不適宜配置固定村醫的行政村,要組織鄉鎮衛生院開展村級巡診服務。原則上每周至少巡診2次,每次至少半天。對縣域內服務能力較弱的鄉鎮衛生院,應指定縣級醫療衛生機構選派醫務人員開展鄉級派駐服務。對尚未按要求配齊公共衛生醫師的衛生院,由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選派公共衛生醫師開展鄉級派駐服務。鄉級派駐服務人員應具備中級或以上職稱,原則上需在鄉鎮衛生院連續駐點工作半年以上。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積極協調有關部門落實參與巡診、派駐服務人員的工作補助與待遇,對在偏遠地區開展巡診、派駐服務的人員可適當提高補助標準。執業醫師晉升為副高級技術職稱的,巡回醫療、巡診和派駐服務作為其基層工作經歷累計計算。
近年來,各地通過巡回醫療、派駐專家等形式,持續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有效提升縣域特別是鄉村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在四川涼山越西縣普雄鎮火把廣場,來自成都十多家三甲醫院的20多名醫生為群眾現場義診。他們組成多學科“臨床示教團隊”,走進越西縣、喜德縣多家縣級醫院的內分泌科、婦產科、重癥監護室等科室,開展聯合查房和疑難病例討論。專家團隊與醫院相關科室結對子,建立“隨時有事隨時幫”的常態化溝通機制。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 張曉娟:通過臨床示教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比如說并不是只是危急重癥的患者才要轉診到上一級的醫院,其實有一些慢性的疾病,甚至一些罕見病,我們也希望基層的醫生能夠早一點發現,做到及時轉診。
為建立穩定的縣域巡回醫療和派駐服務工作機制,山東省金鄉縣人民醫院在鄉鎮衛生院建立“專家基層工作室”,選派普外科、婦科、神經科、消化科等多個常見病學科的56名專家,到基層坐診、查房、教學,在為居民提供醫療服務的同時,幫助基層醫院建設特色專科,培訓技術骨干。
山東省金鄉縣人民醫院黨委書記 院長 代建軍:他們每周三、周五全部下沉到14家鄉鎮衛生院和社區服務中心,在全面提升基層醫療技術水平、大幅度降低群眾看病成本的同時,能夠進一步完善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總臺記者 龍曉勤 鄭軼)
編輯:張寒冰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