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上海國際車展正在進行。在本屆上海國際車展上,記者注意到,產業鏈協同創新正在加速推動我國汽車工業新技術及新產品的自主可控。
上海國際車展上,代表未來產業發展新趨勢的新產品集中亮相,是我國產業鏈協同創新成果的集中表現。記者看到,不少新車能實現超級快速充電,最快10分鐘能補充400公里的續航里程。
廣汽合創企業負責人 楊穎:除了電池以及相應的硬件配套之外,軟件還有全車的其他的附屬配件也需要做相應優化,可以帶來整體電能效率的優化和提升。
要實現車輛的快速充電,依托的是全產業鏈的協同創新,這是如何做到的呢?
位于廣州南沙的這座光儲充換能源中心即將建成運行。它通過上方的太陽能光伏板將收集到的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存儲在旁邊的儲能站內,可為汽車進行充電。
與傳統充電樁相比,這里的充電樁功率能達到480千瓦,遠遠高于以往的120千瓦。協同創新不僅如此,在材料上,增加了碳化硅新材料,這種由碳和硅組成的新材料更耐高溫、高壓。
廣汽能源技術部門負責人 袁海兵:這款超充樁還采用輕量化液冷線纜,能實現持續的600安電流的輸出,充電5分鐘續航207公里。
要實現車輛的快速充電,除了有超級充電樁外,電池上也要進行創新。這個電池生產中試線,新型電池的創新主要是增加了三維結構的石墨烯材料,由于這種新型材料是三維結構,與普通的鋰電池相比,三維的立體結構增加了導電的接觸面積,充電速度提高了3到5倍。
因湃電池科技公司技術質量部副部長 劉太剛:我們通過一些新型導電材料的添加,實現我們的電池的內阻降低了差不多50%,我們還采用了新型的熱管理技術,實現了雙面的液冷,就是說散熱能力、效率,也是比行業的平均水平翻了一番。
業內有關人士介紹,去年廣州啟動了全球首個超級快充樁的規劃,到2024年,廣州將建設1000座超級充換電站。截至今年4月上旬,廣州已經累計建成超充站102個。(總臺央視記者 羅宏進 唐志堅 周力 廣東臺)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