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緩起吊,重達128.8噸的巨無霸準確地到達對應位置。5月15日,國內首個巖溶發育區全裝配式地鐵車站在廣東深圳順利地完成拼裝。這是目前國內地鐵車站應用的最大、最重預制構件,也為深圳乃至華南地區的城市軌道交通施工進入模塊化、工廠化時代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首批裝配式試點地鐵車站,深圳地鐵16號線二期福坑站采用“搭積木”的方式組拼建設,主體及內部結構均采用預制拼裝技術。
深圳地鐵16號線二期工程四工區項目總工程師杜風華表示,預制構件通過研制的180噸大型門式起重機和多功能分離式拼裝臺車,實現了梁、板、柱、墻等預制構件的吊裝、翻轉、旋轉等姿態調整,達到了毫米級的精準拼裝,車站整體裝配率達到了75%。
據介紹,福坑站處于巖溶發育區,最大一處溶洞體積近4000立方米,巖溶強烈發育,地質條件差,對拼裝時的圍護結構變形控制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目前,該車站是全國首個在巖溶發育區實施的裝配式地鐵車站,攻克的多項技術難題填補了多項國內行業空白。
與傳統現澆結構車站相比,預制裝配建造技術大大提升了工程建設速度和工程質量,降低了施工風險,節約了人工成本,作業工人施工高峰期由200到300人減少至40人左右。
深圳地鐵16號線二期工程總長9.54公里,共設車站8座,其中3座為裝配式車站,預計2025年通車。目前,該工程的所有工區均已始發盾構,最快在今年年底前即可實現全線盾構貫通。
深圳地鐵建設集團16號線二期項目部工程經理巫肇錦表示,16號線二期工程建成后將有效加強區域聯系,緩解交通壓力,結束龍崗園山片區沒有地鐵的歷史,目前深圳地鐵部分線路也預留了與外市聯通的接口,為加快大灣區的融合打下了堅實基礎。(總臺記者 朱慧容 曲柏宇)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