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17日)上午,全國首家跨省船檢一體化檢驗工作站在湖北省宜昌市正式運行,標志著跨省船舶檢驗發證服務進入新模式。
長江船舶檢驗一體化工作站(宜昌)位于船舶較為密集的長江干線宜昌水域,設在宜昌市港航建設維護中心水上綠色服務區,為等待通過三峽船閘的湖北、河南籍船舶提供“就近檢驗、就近整改、就近發證”等便民檢驗服務,方便長期不回船籍港的船舶實施檢驗,在待閘期間完成檢驗工作,可降低航運企業營運成本,提高船舶營運效率。
該工作站推行“一次性登輪、一站式服務”,對同時有船舶安檢和檢驗需求的待閘船舶,工作站將會同宜昌海事局聯合登臨檢查,減少登輪次數。船舶可通過“E船檢”App或電話等方式向工作站申請船舶檢驗,對符合規定的船舶,工作站現場辦結并發放船舶檢驗證書。此外,工作站還協調相關企業為船舶提供維修保養、物資采配、快遞收發等便民服務。
據統計,每年有2.5萬多艘次湖北、河南籍船舶通過三峽船閘,其中約3000艘船舶需接受船舶檢驗。每艘船舶待閘期間接受檢驗平均可節約3天時間,節約經濟成本3萬余元,一年累計可為船方節約經濟成本近億元。
長江海事局副局長桓兆平介紹,工作站的運行建立了船舶檢驗省域間通檢互認、資源共享的新模式,打破了原籍船回原籍港檢驗的傳統模式,實現了“在哪檢在哪發證”的高效服務模式。
船舶檢驗類似于汽車的“年檢”,是為船舶量身定做的“全身體檢”,下一步隨著長江船檢一體化工作站逐步鋪開,將有更多船舶受益。(總臺記者 金珠 彭照)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