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深圳6月11日電(記者李曉玲)展出文化產品超過12萬件、4000多個文化產業投融資項目在現場展示與交易、共開展各類活動500多項、總參與人次達400多萬……第十九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11日落下帷幕。
觀眾在文博會中國國家版本館展臺觀展(6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 梁旭 攝
本屆文博會各地推出極具地方特色、代表區域文化產業發展最高水平的文化產品和項目,展現了“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的優秀中華文化。非遺·工藝美術·藝術設計館挖掘具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的“拳頭”作品參展,生動展示了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成果。首次設立的“數字中國——AI時代的文化創新”主題展區,全方位展示了我國數字文化產業最新技術、創意和成果,充分展現了文化引領、數字賦能、科技支撐、融合創新的文化產業發展新趨勢。
作為“中國文化產業第一展”,本屆文博會以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為契機,擴大文博會對外文化貿易和文化交流。共有50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家海外展商參展,108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采購商和專業觀眾線上線下觀展、采購。配套舉辦的文化進出口貿易洽談會,打造了高端文化產品進出口平臺。
這是第十九屆文博會現場(6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梁旭 攝
本屆文博會還創新舉辦了系列促進交易的產業活動,文博會文化產業招商大會強化了招商引資和投融資功能,通過線上線下平臺持續推廣和撮合,總成交項目34.2億元。創新項目及新品發布會為國內外新產品、新項目的發布提供了“首秀”平臺。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