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2023年國際橋梁大會橋梁工程獎
評審結果揭曉
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的
引江濟淮工程淠河總干渠渡槽獲評
第40屆國際橋梁大會“亞瑟?海頓獎”
成為今年國際橋梁大會唯一獲獎的中國項目
引江濟淮工程淠河總干渠渡槽 安徽省水利廳供圖
應運而生的空中“水橋”
引江濟淮工程溝通長江、淮河兩大水系
是國家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
是一項以城鄉供水和發展江淮航運為主
結合灌溉補水和改善巢湖
及淮河水生態環境為主要任務
的大型跨流域調水工程
在航運方面
引江濟淮工程打通了
淮河水運入江第二通道
在安徽境內形成平行京杭運河的
國家第二條南北水運大動脈
促進了長江經濟帶與中原經濟區的協調發展
引江濟淮渠道流經安徽合肥市時
與淠史杭灌區的淠河總干渠相交
且兩條水系水位高差達36米
為保證合肥市的重要供水渠道不中斷
工程建設時
將原淠河總干渠裁彎取直
建設一座可過水通航的渡槽天橋
引江濟淮渠道“下穿”淠河總干渠而過
一座空中“水橋”應運而生
呈現出“河上有河、船上有船”的
“水上立交”奇觀
引江濟淮工程與淠河總干渠渡槽關系示意圖 安徽省水利廳供圖
空中“水橋”的創新密碼
國際橋梁大會(IBC)在世界橋梁界
具有極高的影響力
共設喬治?理查德森獎
亞瑟?海頓獎
尤金?菲戈獎等專項獎
被譽為橋梁界的“諾貝爾獎”
我國的港珠澳大橋
南京長江大橋
青島膠州灣大橋等
國內著名橋梁均獲得過此獎
引江濟淮工程淠河總干渠渡槽
能獲此殊榮
有何創新密碼?
世界跨度最大的通水通航鋼結構渡槽 安徽省水利廳供圖
世界跨度最大的通水通航鋼結構渡槽,總長350米,其中鋼結構全長246米。
國內首座鋼結構渡槽,總用鋼量高達2.04萬噸。
創新提出了“上平下拱、上開下合、外桁內波”的結構體系,實現了超大變幅荷載下的結構跨度突破。
通過300年一遇的洪水頻率、最大水深5.05米的沖水試驗檢驗,論證了其安全可靠。
據淠河總干渠渡槽項目技術負責人張福強介紹:“鋼結構渡槽荷載巨大,需承受4萬噸水重,相當于約2萬輛小汽車或25輛高鐵列車的荷載。2022年9月,淠河總干渠渡槽的首次通航,填補了國內大跨度重荷載鋼結構渡槽的技術空白。”
隨著淠河總干渠渡槽
斬獲橋梁界的“諾貝爾獎”
期待有更多中國“智造”
走向世界舞臺
為水利工程建設者點贊!
為中國力量點贊!
(來源:中國水事 | 作者 周妍 陳思杰)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