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伴隨著一陣長長的汽笛聲,滿載110標箱嬰兒紙尿褲、柴油發電機組等貨物的中歐(廈門)班列從廈門海滄車站緩緩駛出,4天后將從霍爾果斯口岸出境發往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標志著全國首條自貿區中歐班列出口突破10萬標箱。
作為全國首條由自貿試驗區始發和首條加入中歐“安智貿”項目的國際班列線路,中歐(廈門)班列深受市場追捧。班列自2015年8月開行以來,截至2023年8月2日,累計開行1213列出口班列,載貨100009標箱,貨值45.03億美元(超300億元人民幣)。貨物種類覆蓋電子、機械、日用品、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等,細分產品超過千種。
作為“一帶一路”建設標志性成果,中歐班列為“一帶一路”互聯互通“穿針引線”。中歐(廈門)班列通過與“絲路海運”班輪對接,形成了具有獨特優勢的過境貨物海鐵聯運。目前,中歐(廈門)班列已穩定開行中歐、中亞、中俄三條國際貨運干線,形成了“海絲”與“陸絲”無縫銜接的國際物流通道。泰國、越南、印尼等周邊國家(地區)貨物借道廈門完成過境運輸,將原本需要三四十天的運輸時間壓縮至20天內。
為充分發揮廈門口岸腹地優勢,保障中歐(廈門)班列順暢通關,廈門海關在積極做好政策宣傳、加強內部操作培訓、設立專人專崗負責等措施的同時,充分發揮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平臺優勢,實現跨部門無縫對接,不斷精簡企業申報與查驗手續,實現貨物“即到、即查、即放、即轉”;密切與貨運企業、鐵路及口岸部門溝通,開辟“綠色通道”,采取便捷轉關模式保障班列“一次報關、一次查驗、全線放行”。
與此同時,南昌鐵路局積極推進優勢再造戰略,干支結合、多向并舉,合理設計班列路線方案、助力企業貨物快速便利通關,充分發揮全天候、全方位聯控交互優勢,全力以赴確保班列開行依照優先裝卸、優先掛運、優先交接的運輸組織模式,全面提升中歐(廈門)班列綜合服務能力。(總臺記者 韓志濤)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