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北京9月13日電(記者梁倩 實習記者陳涵旸)《經濟參考報》9月13日刊發文章《省級方案陸續落地 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提速》。文章稱,“完善老年人福利補貼政策,落實高齡津貼”“把服務主動送上門,提前發現和預防居家養老風險”“實施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記者從9月12日國新辦舉行的“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各地正加快基本養老服務制度設計,多數省份已出臺實施方案,民政部也將督促指導尚未出臺省級實施方案的地方盡快在年底前出臺。
今年5月,中辦、國辦《關于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向社會公開發布,同時公開發布《國家基本養老服務清單》,聚焦老年人在養老服務方面的急難愁盼問題,強調加快建成覆蓋全體老年人、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基本養老服務體系,不斷增強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意見》還要求嚴格落實《國家基本養老服務清單》,省級政府制定并發布本地區基本養老服務具體實施方案及清單。
“目前,多數省份都已經出臺了實施方案,其余省份也都在陸續發布中。”民政部養老服務司司長俞建良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稱,一些地方還結合當地實際,因地制宜在基本養老服務清單項目內容和標準方面做“加法”,不斷實現突破和創新。
《國家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包含物質幫助、照護服務、關愛服務等三大類16個服務項目,并分別明確了每個項目的服務對象和內容。而在此基礎上,記者梳理多個省級清單發現,給清單做“加法”的不在少數。
俞建良也表示,下一步,民政部將持續加大《意見》的貫徹落實力度。包括督促指導尚未出臺省級實施方案的地方盡快在年底前出臺;著力推進國家基本養老服務清單所列項目的落地生效,盡快把黨中央的溫暖送到老年人身邊。
加快基本養老服務制度設計落地之外,基本養老服務能力持續提升同樣重要。
俞建良表示,民政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實施2023年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工程,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會同財政部實施2023年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為符合條件的特殊困難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建設家庭養老床位、提供居家養老上門服務。會同住房城鄉建設部持續推進新建居住區同步配建養老服務設施,優化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布局。
這意味著,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尤為關鍵。在此背景下,多地已提出提升養老服務供給能力。例如,湖北發布《關于進一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實施意見》指出,加強醫養結合機構服務設施建設。通過轉型、新改擴建等方式,加強老年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安寧療護機構和醫養結合機構建設,加強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建設。浙江也提出,政府對社會辦醫養結合機構區域總量不作規劃限制。在做好“保基本、兜底線”的基礎上,繼續推動增加普惠養老服務有效供給。
醫養康(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余立新表示,養老驛站采用“協助不替代”照護模式,最大程度預防老人失能失智及身體機能退化。同時,按照評估結果,出具完整照護計劃,滿足老人每日生活照料、康復訓練、健康保健文化娛樂、營養膳食、用藥管理及專項護理的個性化需求。
“我國養老政策趨勢由老年人向老齡群體,再向全齡群體擴展,從保重點人群向保基本服務轉變;養老服務向聯合社會保障與結合健康支撐建設擴展;由兜底向普惠,再向多樣化擴展;由機構養老向社區養老、居家養老擴展。”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院副院長李佳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說。
對于下一步制度安排,俞建良表示,不斷完善基本養老服務供給、保障、監管和動態調整機制,同時推動基本養老服務對象信息、服務保障信息統一歸集、互認和開放共享,推動實現全體老年人更好地享有基本養老服務。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