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韓 昱
5月13日,財政部公布2024年一般國債、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有關安排。2024年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安排顯示,超長期特別國債期限包括20年期、30年期、50年期,均為按半年付息。其中,30年期將最先在5月17日發行。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為系統解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進程中一些重大項目建設的資金問題,從今年開始擬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用于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今年先發行1萬億元”。4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及早發行并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加快專項債發行使用進度”。
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從今年起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是中央針對今后一段時期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審時度勢推出的重大戰略舉措,其意義和影響十分深遠。從政策效果來看,超長期特別國債兼顧了短期和長期,既可以拉動當前的投資和消費,又能筑牢長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
“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有助于穩定經濟增長、擴大內需、促進就業。”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陳宇恒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從發行安排來看,今年20年期超長期特別國債將發行7只,其中首發2只、續發5只,最早于5月24日發行;30年期超長期特別國債將發行12只,首發3只、續發9只,最早于5月17日發行;50年期超長期特別國債將發行3只,首發1只、續發2只,最早于6月14日發行。
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總監馮琳表示,雖然目前尚未公開每次的發行金額,但大概率將呈現小額頻發的特點。從發行安排看,今年1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的發行周期要長于市場預期,發行節奏較為平緩,這有利于避免因集中發行而給資金面造成階段性壓力。
從市場流動性角度看,陳宇恒認為,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將帶來中長期流動性需求相應增加,在國債發行階段,央行或考慮實施降準,營造適宜的流動性環境。
馮琳表示,發行期限包括20年期、30年期和50年期,且從發行次數看,以30年期為主,符合市場預期。超長期特別國債的發行,可以更好匹配長期限項目融資需求、提升資金使用效率,增強財政對長期限項目的資金保障能力。
連平也認為,從期限來看,20年至50年期限超長期特別國債,不僅能夠為建設周期長、投資回報慢的重大項目和重大工程等提供充裕的超長期資金,同時超長久期還攤薄了國債的付息壓力。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