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深圳7月4日電(記者 白瑜)《自然》雜志(Nature)美國時間7月3日刊登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何裕隆、張常華教授團隊主導的科研成果,揭示了一種DNA修復蛋白(NBS1)蛋白乳酸化修飾在腫瘤化療耐藥中的關鍵調控作用,對困擾全球醫學界的“百年謎題”腫瘤如何產生耐藥機制研究取得突破。
《NBS1蛋白乳酸化修飾促進DNA損傷修復引起腫瘤耐藥》揭示了腫瘤細胞如何抵抗化療產生耐藥性,為腫瘤免疫治療、腫瘤放療、腫瘤復發等問題研究開辟了新視角。
何裕隆、張常華教授團隊通過大量實驗發現,在DNA修復和化療耐藥中“乳酸”起著關鍵作用,相當于腫瘤細胞的“復活甲”,于是對其進一步研究,明確了DNA修復蛋白(NBS1)蛋白乳酸化修飾在腫瘤耐藥機制中的影響。
瓦氏效應是腫瘤細胞的一種重要代謝特征,癌細胞的生長速度遠大于正常細胞的原因是能量的來源差別:腫瘤細胞傾向于通過糖酵解途徑產生能量,而健康細胞則主要依賴線粒體氧化磷酸化來產生能量。
“100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討論瓦氏效應之謎,但從未明確。我們這項研究揭示了腫瘤細胞通過產生乳酸,使蛋白質進行乳酸化修飾,從而迅速修復腫瘤細胞DNA斷裂的雙鏈,促進自身修復和存活。”張常華說。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