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17日電 (記者 龐無忌)記者17日從中國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獲悉,該部門在云南省紅河地區發現超大規模離子吸附型稀土礦,潛在資源達115萬噸,其中,鐠釹鏑鋱等關鍵稀土元素超過47萬噸。
這是1969年在江西首次發現離子吸附型稀土礦以后,中國離子吸附型稀土找礦的又一重大突破,有望成為中國最大的中重稀土礦床。分析認為,這一發現對夯實中國稀土資源優勢、完善稀土產業鏈具有重要意義,將進一步鞏固中國在中重稀土資源領域的戰略優勢。
此次發現的離子吸附型稀土礦主要為中重稀土礦。中國輕稀土資源豐富,主要分布在內蒙古白云鄂博和四川牦牛坪等地,但中重稀土資源較為稀缺,應用領域更加廣泛,是電動汽車、新能源、國防安全等必不可少的關鍵原材料,是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關鍵金屬。
中國地質調查局將地質調查與科學研究相結合,通過10余年工作建立了全國地球化學基準網,獲取海量地球化學數據,取得找礦理論與勘查技術重要突破,填補了離子吸附型稀土礦地球化學勘查技術空白,建立了快速、精準、綠色勘查技術體系,對中國其他中重稀土富集區實現找礦快速突破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