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
是一個城市的文化象征
大大小小 主題各異的博物館
亦如一把把永不熄滅的“火炬”
以馳而不息的力量
保護著歷史
指引著未來
今天是第46個國際博物館日
讓我們共同開啟
河北省內博物館的奇妙之旅吧
河北博物院
河北博物院的前身是河北省博物館,始建于1953年,是石家莊市的標志性文化景觀,館藏長信宮燈、金縷玉衣等珍貴文物。河北博物院推出9個常設陳列:《石器時代的河北》《河北商代文明》《慷慨悲歌——燕趙故事》《戰國雄風——古中山國》《大漢絕唱——滿城漢墓》《曲陽石雕》《北朝壁畫》《名窯名瓷》《抗日烽火——英雄河北》,記錄了河北200萬年來連綿延續的人類發展史。
中山國王陵陳列館
中山國王陵陳列館位于石家莊平山縣中山古城考古遺址公園核心區——中山王厝墓園區內。陳列館采用豐富的形式,對中山國歷史文化、發掘與保護、各類文物精品等進行了陳列展示,陳列館外形是仿造春秋戰國時期臺榭式宮殿修建,分為地上和地下兩部分陳列,通過青銅、玉器、語言文字、陶器等單元展示了中山國的獨特文化。
泥河灣博物館
泥河灣博物館位于張家口陽原縣城新區泥河灣文化廣場,是河北省目前唯一,也是全國規模最大的舊石器專題博物館。博物館30米高的“人”字型標志柱高高矗立,象征著東方人類從泥河灣走來。同時,博物館采用繪畫、雕塑及聲、光、電等現代化科技手段,全景展現了200萬年前至1萬年前泥河灣古湖人類狩獵、采集、用火、進食和制造工具的生產生活場面。
崇禮華僑冰雪博物館
崇禮華僑冰雪博物館位于崇禮城區中心,采用博物館+圖書館“兩館合一”的建筑方式,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期間重要保障工程,也是國內首個以冬奧會為主題,且規模最大、展品最為豐富的冰雪主題博物館。崇禮華僑冰雪博物館主要由序廳、冰雪運動歷史廳、冬奧歷史廳、北京冬奧廳4個功能廳和冰雪運動體驗區組成,是推廣傳播世界冰雪運動、開展雪文化研究的重要基地。
中國邢窯博物館
邢窯創燒于北齊,經過隋的發展,唐代達到頂峰。邢白瓷的燒制成功,開創了“南青北白”兩大制瓷體系。邢窯博物館位于邢臺內丘縣,是邢白瓷文化產業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集收藏、保護、研究、展示邢窯歷史文化為一體的綜合性主題博物館,館內共有器物、標本、窯具與相關文物350 余件。
中國磁州窯博物館
中國磁州窯博物館位于磁縣城內,是國家二級博物館。磁州窯,我國北方最著名、最偉大的民窯體系,在磁州窯博物館里保藏著這些古老的器皿。磁州窯博物館內設有序廳—“黑與白的藝術”以及“窯火初燃”、“化境黑白”、“余韻悠長”和“美器由來”四大展廳。在這里陳列著自北朝隋唐時期流傳于今的磁州窯器物。磁州窯博物館里珍藏著一萬四千多件珍貴文物,也保藏著一段古老的文明記憶。
中國門窗博物館
中國門窗博物館位于高碑店市中國國際門窗城內。是目前世界唯一的以門窗為主題的專業博物館。管內匯集世界頂尖門窗設計理念,展示世界上達到任何節能標準的門窗、不同降噪級別的門窗。同時展示內容還涉及高科技、高智能產品。博物館分為中國古代門窗館、近代門窗館、當代門窗館,以及高科技門窗館、節能門窗體驗區、未來之家體驗區、休閑水吧等七個部分。
武強年畫博物館
武強年畫博物館位于衡水武強縣,是1985年建立的全國第一家年畫專題博物館,館藏明、清以來歷代武強年畫古版和紙質資料1萬余件。該館主要展示陳列武強年畫的歷史起源、發展歷程、藝術特色、使用習俗、社會價值、銷售模式、制作工藝等。2006年,武強年畫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秦皇島市玻璃博物館
秦皇島玻璃博物館位于秦皇島海港區,是我國首家國有玻璃專題博物館。展覽的主題展示為“天地凝光”,分為“古代玻璃及發展”,“中國玻璃工業搖籃”,“中國當代玻璃工業”,“璀璨神奇的玻璃世界”四個展示區域。一千多件文物全面、生動地展示我國玻璃文化開端,演變、發展及不同時期的生產狀態。充分顯現了玻璃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與獨特的文化藝術魅力。
山海關長城博物館
位于秦皇島市山海關區山海關長城博物館是以展示世界文化遺產——中國長城、傳播中華長城文化為主要內容的專題性博物館,是我國三大長城博物館之一。館內陳列大量的長城文物、資料圖片、模型雕塑和帶有音像立體表演的大型山海關文物沙盤,全面而生動地展示了萬里長城山海關的歷史魅力和現代風采。“華夏脊梁”是山海關長城博物館的基本陳列。
開灤博物館
唐山市開灤博物館記述了中國近現代工業史上20多個第一,陳展著上萬件珍貴工業文物,其中一級文物48件。展陳以“路礦之源,紅色經典”為主題,涵蓋了近代工業史、早期工運史、抗戰解放史、基層黨建史、新中國建設史和改革開放各階段,是中國工業發展的重要見證。開灤博物館與開灤唐山礦一號等眾多國家級文保單位有機融合,是國內唯一可以商業運營的井上下一體式旅游景區。
河北海鹽博物館
河北海鹽博物館坐落在河北省黃驊市,是省內首家鹽業博物館,也是目前國內鹽業博物館中資料最為豐富的博物館。黃驊市產鹽歷史悠久,自古有著"魚鹽之利雄天下"的優勢,擁有"國保"單位海豐鎮古制鹽遺址。該館以全國各地的鹽業資料為基本展示內容,生動的再現了我國自4000多年前就開始的鹽業生產和鹽民生活的多層文化全貌。
河北地質大學地球科學博物館
河北地質大學地球科學博物館為全國國土資源科普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博物館藏品2萬余件,展品8千余件,包括溫家寶總理親自采集的礦物標本,我國乃至亞洲發現的晚白堊世時期個體最大、時代最晚、保存最完整的蜥腳類化石——不尋常華北龍,保存完好的甲龍化石,以及珍貴的塔菲石、大個體海藍寶石等。
綜合自:河北旅游、河北新聞網、文旅張家口、秦皇島發布、秦皇島廣播電視臺、中國邢窯博物館官網、邯鄲文旅部、衡水發布、暢游平山、河北廣播電視臺等
編輯:薛曉巖 蘇紅巖
視覺:劉然
編審:郭育卿
監制:谷霄燕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