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日報 記者 王靜
日前,經財政部、住建部、水利部聯合評審公示,我市成功躋身“十四五”全國第二批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示范期內,我市將統籌好流域、城市、設施、社區四個層級,謀劃實施大類項示范項目,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打造藍綠交織、充滿魅力的生態之城。
從年開始,我市啟動海綿城市建設,工作中堅持河海并治:條主要入海河流水質基本達到類,城市內澇點消除率、國省考河流斷面水質達標率、近岸海域優良海水比例均達到;地上地下并重,新建、改造雨水管網公里,污水管網公里,整治城市內澇點處;軟硬件并舉,出臺《海綿城市建設管理辦法》,構建規劃體系,發布項地方標準,編制項行業技術規范,形成有力技術支撐;點線面結合,實施海綿城市項目個,的城市建成區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
記者從市城管執法局了解到,示范期內,圍繞打造安全韌性、生態循環、共建共享的濱海旅游海綿城市建設目標,我市統籌好流域、城市、設施、社區四個層級,兼顧好水安全、水環境、水資源、水生態四項需求,銜接好綠灰藍三類設施,協調好新城區、老城區兩種導向,謀劃實施大類項示范項目,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流域層級,識別自然空間布局,發揮生態本底優勢。加強雨洪調蓄空間保護,完成營造林萬畝和處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治理水土流失面積平方公里。擴展建成區外調蓄空間,全部消除病險水庫。提升防洪應對能力,治理灤河重點河段、條中小河流和條重點山洪溝。
城市層級,全面構建城市蓄排平衡體系,新城區堅持目標導向,嚴格落實海綿城市規劃建設管控;老城區堅持問題導向,徹底解決城市內澇問題。暢通雨水行泄通道,城市內河防洪標準全部達標。提高雨水蓄滯能力,新增公園水體調蓄容積萬立方米。建設可評估、可追溯的智慧海綿城市平臺,增強極端天氣下的指揮協調和應急處置能力。
設施層級,完善排水防澇設施,實現主城區雨水管網全覆蓋、易澇風險點位全消除。擴大城市透水面積,新建、改建城市綠地公頃。提升雨水資源利用水平,新建集雨設施處,新增萬立方米雨水削峰調蓄容積。
社區層級,全面開展城市體檢,實施城市更新,充分運用滲、滯、蓄、凈、用、排措施,對城市區剩余個老舊小區進行改造,整治個雨污混接點,新建、改造口袋公園座,讓更多城市居民受益。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