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新聞網訊: 為充分發揮檔案館宣傳教育功能,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6月9日, 國際檔案日當天上午,來自張家口姚家房中心校的小記者在本校老師的帶領下, 來到了位于張家口橋東區緯二路長城西大街的張家口市檔案館新館。學習關于檔案館存在的職能、作用,各種檔案存放的重要性,以及檔案工作如何開展,檔案是如何歸類存放等,與檔案和歷史相關的專業知識,教導青少年要從小做起,樹立起正確的檔案意識。
活動中,小記者一行跟隨市檔案館工作人員,參觀了北京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實物珍品展廳, 通過對冬奧會實物、照片以及音、視頻檔案精彩瞬間的重溫,感受到祖國的強大和作為中國人的驕傲與自豪;智能檔案存儲庫房,感受了現代化先進的檔案分類管理模式;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檔案記憶”展廳,讓小記者們更加了解了我們的家鄉張家口。小記者們通過參觀講解,從不同的側面感受到了檔案關于一個人、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重要性。了解了它是用一種特別的角度,記錄下在特定時間段內:人、事、物發展的歷史史實。館內工作人員呼吁小記者們可以從現在做起,將記錄自己個人發展的出生證、畢業證、獲獎證書等有意義的東西收集起來作為自己成長的有力見證,將來還可以作為捐贈,交由檔案館保存管理。
活動接近尾聲,張家口市檔案館館長馬麗芳,還為小記者們頒發了由市檔案館策劃、 編撰、出版的“張家口記憶”同名城市歷史紀實書籍。愿孩子們能夠更加了解撫育我們成長家鄉的屈辱、興盛與輝煌,使小記者們幼小的心中萌生出愛國情懷的種子。 (馬晨 周瑾)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