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綠色優質農產品上規模、擴產量、成批量
衡水發展都市型農業對接京津市場
5月19日,在位于衡水市桃城區鄧莊鎮的衡水國際設施園藝產業園,園區農技人員在觀察水培種植的蔬菜長勢。河北日報焦磊攝
目前正是大棚茄子上市的季節,近日,記者走進衡水市冀州區西王鎮東羅口村的北京新發地果蔬驛站示范園區,溫室大棚里綠意盎然、暖意融融,在綠葉掩映下,一排排紫油油的長茄惹人喜愛,鄉親們正在忙碌著分揀、裝箱、搬運……“這些茄子幾個小時后就可以進入北京各大超市,被端上北京市民的餐桌。有了和北京新發地的緊密合作,我們發展蔬菜種植的信心更強了。”負責基地管理的村民韓日壽說。
“習近平總書記這次考察河北,心系農業,并作出重要指示,體現了黨中央對農業的關注,對民生福祉的關懷,給我們今后做好工作指明了方向。”衡水市農業農村局局長何洪超說,近年來,該市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大力發展都市型農業,打造京津菜籃子衡水基地,在服務京津中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今年初,衡水市啟動了高品質果蔬示范區創建行動,規劃建設大廣高速優質果蔬產業示范帶和30個以上規模示范片區,新建和改造提升設施果蔬3萬畝以上,發展智慧節水試點2萬畝,推動果蔬產業專業化、連片化發展。
同時,該市依托與北京新發地的戰略合作,著力打造一批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競爭力強的都市型農業特色產業,通過建立“北京新發地+農業經營主體+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全力打造京津冀綠色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推動全市綠色優質農產品上規模、擴產量、成批量。
5月19日,在位于衡水市桃城區鄧莊鎮的衡水國際設施園藝產業園,日光溫室大棚內綠意蔥蔥,工人在對櫻桃番茄纏蔓。河北日報記者焦磊攝
該市還大力實施了“果蔬進京”行動,謀劃了32個特色果蔬單品種植生產基地,建設集果蔬種植、分揀加工、冷藏保鮮在內的育、種、儲、加、運、銷、游一體化的產業基地。并深化與山東壽光蔬菜產業集團的戰略合作,引進推廣一批果蔬名優新特品種,推動果蔬產業量質齊升。加強院地、校地合作,組建專家團隊,在饒陽縣建設果蔬科技研發中心,建立一批產業研究院、研究中心、分布式服務站,提升10個省級果蔬創新驛站科技服務水平。建立“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與傳統果蔬產業深度融合的銷售網絡,推動現有5家大型果蔬交易市場提檔升級,鞏固拓展京津市場占有率。
北京新發地銷售大戶也紛紛在衡水建設種植示范園,統一聘請技術人員,采用先進種植技術,全程指導。所有種植基地納入新發地智慧云倉的管理平臺中,種植位置、面積、品種、上市時間、相關負責人等信息自動錄入,實時動態可查詢,產品信息可追溯。該市在種植園附近配備了農產品分揀中心,對農產品進行分級分選,統一包裝。為使物流更暢通,該市還建設新發地(安平)物流園、武強縣新發地蔬菜運輸專線、桃城區農產品交易市場等5條新型“北京—衡水”綠色農產品物流專線。
“對接的不僅是初級農產品,衡水市瞄準京津居民需求多樣化的市場機遇,建設京津中央廚房。”何洪超介紹,近年來,該市每年謀劃和建設投資千萬元以上的農產品加工項目100個以上。位于深州市的河北農速源冷鏈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央廚加冷鏈物流運輸為主營業務,為京津冀地區學校、連鎖餐飲企業等提供廚房全品類加工及配送服務,日生產凈菜量可達到300噸。故城東大洼正大1億只肉雞全產業鏈項目、阜城中華老字號高端食品產業園、棗強民思麥中央廚房及新發地饒陽農副產品物流園等重點農產品加工流通企業異軍突起,進一步推動了該市加快融入環首都一小時鮮活農產品物流圈。
(來源:河北日報 | 記者 陳鳳來)
編輯:劉穎莉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