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河北·京南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滄州區域建設
滄州著力構筑科技成果轉化高地
日前,在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中試熟化基地4號廠房內,技術人員正在加緊調試設備,項目馬上進入試生產階段。“目前,基地與南開大學綠色化工研究院、北京龍基高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簽訂了中試合作協議,各項目均在有序推進。”基地承建方滄州臨港興泓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杜碩說,基地在3年項目建設實施周期內,預計促成科技成果轉化項目不少于10個,服務高新技術企業不少于40家。
推進中試熟化基地建設是滄州市深化科技成果轉化的重點舉措之一。滄州市以全域被納入河北·京南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建設空間為契機,聚焦打造“京津研發、滄州轉化”品牌,圍繞建設中試熟化基地、搭建高能級研發平臺、新技術場景應用、優化科技金融服務等領域,多點發力健全機制靈活、功能完善、運行高效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體系,著力構筑科技成果轉化高地。力爭到2025年,技術合同成交總額達到220億元。
推動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為暢通科技成果向生產領域轉化,滄州市重點推進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中試熟化基地、北交大軌道交通綜合實驗基地、天津工業大學滄州研究院等建設,力爭到2025年實現重點支持產業中試熟化基地全覆蓋。在此基礎上,鼓勵市內企業牽頭承擔省級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支持國內外高層次人才團隊帶成果、帶技術、帶資金來滄創新創業,大力實施新技術場景應用示范項目,加速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和商業化價值的示范產品。
建強科技成果轉化平臺。聚焦市域主導產業和縣域特色產業,滄州市在產學研融合上持續用力,深化南開大學—滄州渤海新區綠色化工研究院等河北省合作共建科技平臺示范基地建設,支持多方共建高能級研發平臺。同時,大力推進科技園區共建模式,鼓勵與京津等地共建合作園區,到京津等地設立“人才飛地”“研發飛地”,吸引更多高端人才、重大項目、科技成果。
培育壯大技術要素市場。圍繞健全創新型企業育成體系,滄州市進一步完善“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科技企業孵化育成鏈條,力爭到2025年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100家左右。重點打造中東歐滄州國際技術轉移中心、滄州啟航省級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基地,搭建縱向聯通省市縣、橫向連接產學研的技術轉移轉化服務網絡。同時,圍繞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縣域特色產業,打造科技特派團和特派員隊伍,開展精準靶向、全程跟進的科技服務,助推區域特色產業發展。
做優科技成果對接服務。聚焦企業關鍵核心技術需求,通過“揭榜掛帥”征集解決方案,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和“卡脖子”技術。開展科技成果直通車服務,重點加強與京津、長三角、珠三角、雄安新區的高校和科研機構精準對接。優化科技金融服務,加大對高新技術企業貸款貼息和科技保險等方面支持力度,促進科技企業上市融資。
深化科技成果轉化獎補。開展職務科技成果改革試點,支持高校、院所賦予科技人員職務科研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對改革成效突出的單位給予最高50萬元支持。同時,大力推進技術轉移合作,市本級對輸出技術合同按年度累計成交總額給予最高20萬元后補助;對吸納技術合同按年度累計成交總額給予最高30萬元后補助。
(來源:河北日報 | 記者 袁錚、劉天偉)
編輯:劉穎莉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