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老女人精品毛片久久,激情五月播播久久久精品,成人看片网站,美女高潮在线观看

首頁 新聞中心 即時新聞 時政 獨家 縣區 小記者 教育 醫療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網 數字報刊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河北

英雄之光·長大后我就成了你·一封家書② | “盡最大努力,去成為像父親那樣的好醫生”

2023-04-05 14:40:59  來源:

  左圖:河北省皮膚病防治院主治醫師王建州;右圖:王建州父親王占奎

  “今年病區里還有九名麻風病人,您牽掛的趙大爺、李大爺都沒復發。”清明節將至,河北省皮膚病防治院主治醫師王建州為父親王占奎掃墓時,還不忘匯報一下老病號的情況。

  “風吹來的魔鬼”形容的是麻風病的可怕。在沒有特效藥時,唯一的辦法就是隔離病人。王占奎1969年8月從河北醫科大學保定校區畢業后,響應國家號召來到保定唐縣、望都兩縣交界的農田深處,將畢生精力奉獻給了麻風病防治事業。王建州畢業后,子承父業,父子倆用愛接力守護麻風病人至今已有54載,用行動詮釋了“生命至上”的人間大義。

  【奉獻】

  克服恐懼 父親義無反顧扎根麻防一線

  3月31日,穿過一段顛簸的鄉道,記者來到了位于唐縣與望都兩縣交界的河北省皮膚病防治院西院,這里就是王建州和他父親奉獻了青春的“防麻陣地”。被大片的農田圍繞的院區里,道路兩側楊樹參天茂盛,正開得燦爛的杏花和偶爾清脆的鳥鳴聲,顯得院區十分幽靜。

  “我父親是1969年從河北醫科大學保定校區畢業后被分配到這里的。幾十年前,由于醫療水平所限,人們談‘麻’色變,唯恐躲閃不及而引‘麻’上身。國家興建了這所隔離治療的定點醫院,當時有300多名來自河北、北京、天津、山西、內蒙古等地的麻風病患者。由于條件簡陋、工作繁雜,疾病傳染性強,很多醫生陸續調離,而我父親卻克服恐懼堅守了下來。”王建州談起父親,語氣中帶著敬佩。

  麻風病區是一圈黃色的平房,中間是活動場地。王建州現在雖然主要負責門診工作,但跟病區的麻風病人仍很熟悉,能馬上說出他們的名字,記得他們的病史。每過五天,王建州都要值夜班,趁著夜班他會來病區給病人查血壓、做檢查,說說話嘮嘮家常。

  “家里人嫌我不人不鬼,但是他們父子對我比親人還好。”病區的李大爺告訴記者,這里的麻風病人,個個把王建州當作親人一樣。“目前院區仍有9名休養員居住,醫院免費為這些休養員提供住宿、飲食和醫療,讓他們安度晚年。”

  【追憶】

  治病如同造“兩彈一星” 是光榮的事

  很多人看到麻風病人畸殘的身體和痛苦不堪的表情時,都會不安、緊張甚至恐懼。但在醫院家屬院長大的王建州,對麻風病人更多的是同情。

  “其實就連我們也是被歧視的對象。記得我在招莊小學上一年級下半學期的時候,班主任的兒子也是我同學,知道我爸在麻風病院工作后,就在班里大聲叫我麻風兒子,氣得我跟他打了一架,為此還被停課了三天。”王建州談起自己6歲的事情,當時的場景似乎仍然歷歷在目。

  6歲的孩子受了這么大的委屈,可他回來卻沒有跟父親哭訴。

  “當時就是很氣憤,但父親工作繁忙,三天后才去學校了解情況。他回來后告訴我,救治麻風病人,是國家要做的事情,跟造‘兩彈一星’一樣,是個特別光榮的事情。從那以后,我就特別為爸爸的工作而自豪。”王建州談起父親,眼睛中閃爍著敬佩和驕傲。

  王建州父親王占奎生前工作照

  為給病患增加營養,父親帶醫生搞養殖

  很多麻風病人面部癱瘓、腳跛手殘,喪失了勞動能力,家屬怕傳染,不愿意和他們來往,甚至不讓他們回家。在談“麻”色變的年代,王占奎卻用愛心為患者們撐起了一個家。

  聽到記者問起王占奎的事,1971年就來到病區的趙大爺打開了話匣子。“王院長可是個好醫生,為了給俺們增加營養,帶著醫生們在病區里挖魚塘、弄豬圈、養奶牛。魚塘里的大草魚,在那個時候,太難得了。還有每次殺豬的時候,我們都加餐,跟過年一樣熱鬧。”老家在邯鄲廣平縣的他,年輕的時候因麻風被家人趕了出來,現在雖已雙目失明,右手、右腳殘疾,但這個家的溫暖讓86歲的他依舊思路清晰。

  王占奎對工作的敬業,讓當年醫院的醫生都記憶猶新。“那時候我們是每周一、三、五,醫生查房,在麻風恐懼年代,就連醫生都特別害怕被傳染,一般查房都是三五分鐘結束。可王院長不是,他每次查房都得多半天,每個人都問得很詳細,每個潰瘍都看得極認真、坦然。往往過了中午飯點他才查完出來,脫下防護服,里面的衣服都是濕透了的。”老院長譚敦文提起自己的前任院長王占奎,滿滿地都是敬佩。

  王建州檢索患者資料

  【傳承】

  追隨父親腳步 王建州接力麻風病防治

  王建州說父親對自己影響很大,雖然他總是特別忙,除了上班就是全國各地出差學習,但回家后還是經常抽出時間看書。“在我童年的記憶里,父親對那厚厚一摞皮膚病學書籍、雜志比跟我都親。”

  受父親影響,王建州從小就愛上了醫學,2000年,王建州從山東濱州醫學院畢業后,父親希望他能到麻防第一線,于是他追隨著父親的腳步,接過了麻風防治的接力棒。

  “麻風病人是很痛苦的,他們有的腳沒有了,有的手沒有了,有的人兔眼、失明、歪嘴、沒眉毛。而且麻風桿菌侵犯周圍神經后,觸覺、痛覺都沒有了,開水燙、火燒,病人都沒有感覺,但發生麻風反應的時候,又痛得要命。我當時看到病人那么痛苦,就下決心扎根于此,幫助他們。”2004年,時年63歲的王占奎因食道癌去世,臨走時他不放心地叮囑兒子王建州,要照顧好那些病人。

  王建州在為患者做治療

  盡己所能,要成為像父親那樣的好醫生

  對麻風病人來說,王占奎、王建州父子就像一道溫暖的陽光,劃破了無邊的黑幕,給他們送來了愛和希望。到2022年,共有1600余位麻風患者在這里治愈出院。

  伴隨著現如今1/100000以下的低患病率,麻風病漸漸淡出大眾的視野,但是學習先進、科學防治的工作習慣,王建州一直沿用至今,旨在幫助更多的皮膚病患者治療疾患。

  在這個崗位奮斗了23年的王建州曾多次獲得醫院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可他卻并不看重這些榮譽。“社會的偏見與歧視及患者內心的自卑與恐懼,讓不少麻風病人即使治愈,也無法過上正常人的生活。我就想盡自己最大努力,能給麻風病人、甚至所有皮膚病患者帶去生活的信心與希望,去成為一個像父親那樣的好醫生。”

  【緬懷】

  親愛的爸爸:

  又是一年的清明節,每到這個時候,我都特別想念您。雖然您已經離開我快二十年了,但每當我進入院區,都覺得您還在給病人換藥,還在和醫生討論病例,還在辦公室里研究皮膚病的圖譜。這些年里,每每回憶起您,我總會有特別的收獲。

  我謹記您的教導,工作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每天的生活就是單位和家兩點一線。您記掛的那些病人都挺好的,這兩年雖有新增病例,但很少住院了,有些病人會拿藥回家治療了。咱們醫院建院70周年了,修建了院史館,其中還有您的資料呢。

  前天夜里,我又夢到您了,看見您騎著二八自行車下班回家,滿臉洋溢著熟悉的笑容。您脫掉外套就鉆進廚房,還是留給我熟悉的背影。這個夢讓我無比留戀,也特別滿足。

  去年媽媽感染了新冠,現在身體不如從前了,走路要依賴輪椅。您別擔心,我和妹妹會好好照顧媽媽的。

  其實我一直沒告訴您,我小時候,就很想成為像您一樣的人。您未盡的事業,我來繼承。您放心,我一定會做一個好醫生的。

  兒:王建州

編輯:李世軍
河山新聞
移動客戶端
張家口日報官方
微信“張小全兒”
張家口新聞網
官方微博
抖音掃碼
關注@張家口NEWS
【張家口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神县| 达尔| 成武县| 娄烦县| 霍林郭勒市| 中江县| 娱乐| 江都市| 鄂托克前旗| 徐州市| 葫芦岛市| 安陆市| 长丰县| 巍山| 阿合奇县| 万山特区| 靖西县| 临泉县| 股票| 泰和县| 专栏| 三江| 浦北县| 天柱县| 峨山| 通辽市| 当涂县| 长宁区| 祁阳县| 弥勒县| 揭阳市| 南漳县| 连平县| 涿州市| 仲巴县| 灵寿县| 长寿区| 彰化县| 四川省| 长阳| 固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