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19時30分,石家莊灣里廟步行街紅糖LIVEHOUSE門口,一面印著“把愛留在石家莊”的旗幟格外醒目,上面密密麻麻簽滿了名字,來自各地的樂迷正在等待麻園詩人樂隊當晚演出開場,這只是石家莊市灣里廟步行街熱鬧場景的一角。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白日里喧囂的城市開始煥發出另一種活力,濃濃的煙火氣息慢慢升騰起來。
4月15日晚,一年一度的石家莊夜經濟建設再次開啟,這也是石家莊市連續第14年開展夜經濟建設。夜購、夜食、夜練、夜讀、夜娛、夜游……近年來,石家莊夜經濟蓬勃發展,多元化夜間消費新場景不斷展現,城市經濟活力進一步迸發。
游客在同樂戲樓前打卡留念。(灣里廟步行街管委會供圖)
4月12日19時,夜幕降臨石家莊,忙碌的人們結束了一天的工作,開啟了精彩的“夜生活”。
“到了到了,快來合張影。”循著幾位中學生的聲音,燕趙都市報縱覽新聞記者來到同樂戲樓前,寫著“灣里廟”三個古樸大字的牌匾在流光溢彩中彰顯著歷史的厚重,不少游客紛紛舉起手機打卡留念。
灣里廟承載了一代代石家莊人的記憶,見證了石家莊數百年的滄桑巨變。同樂戲樓復原了人們記憶中的同樂園戲院場景。灣里廟步行街管委會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石家莊同樂園戲院是1916年落成的,1958年6至7月間,周信芳、梅蘭芳先后來石家莊演出,僅周信芳一人就連續登臺演出八天,一時間萬人空巷。
不遠處,一對情侶正在“水幕廣場”觀看音樂噴泉,他們告訴記者:“我倆都在附近的寫字樓上班,下班之后經常來這吃東西,散散步再回家。”
20時,隨著音樂噴泉表演開始,火車鳴笛聲率先破空,水柱隨著音樂律動翩翩起舞,電子煙花秀、原創沉浸式3D光影秀齊上陣,聲光電焰交相輝映,展現著石家莊歷史文化和新時代風采。
灣里廟商貿歷史文化的濫觴可追溯到公元十六世紀的廟會,這里是石家莊商貿文化的原點。1953年,石家莊第一屆物資交易會在灣里廟開幕;1987年,新華集貿中心市場開業;1995年、1997年,福興閣、太和電子城先后拔地而起……這里成為當時華北地區最大的服裝集散地、中國北方最大的電子產品交易場所,灣里廟步行街也成為石家莊商貿發展的中軸。
水幕廣場電子煙花秀。(灣里廟步行街管委會供圖)
“你坐在那邊餐桌稍等一下,現在單子有點多,待會兒給你送過去。”夜未央食賞灣一家經營川味小吃的店員略帶歉意地跟一位食客說。這名店員告訴記者,隨著消費回暖,小吃店今年以來的營業額迅速攀升,“一晚能頂之前三天”。
“我覺得這里的烤苕皮是莊里最好吃的!”一位女士拉著朋友從等位的記者身旁匆匆走過。
今年以來,灣里廟步行街已集中舉辦十余場規模大、檔次高的各類夜間消費、文化藝術、演藝等活動,日平均客流量超20萬人次,最高峰達36萬人次,數據可謂亮眼。
巨大的客流量推動了街區夜經濟走向新的繁榮。在社交網絡平臺,有人發布評論稱:“來到石家莊,必到夜未央。”還有想開店的人說:“我改天來看看,想著入駐呢。”
在步行街內,三大廣場每日19時、20時開放兩場電子煙花秀,點亮城市夜空;“灣里廟奇妙夜”“牽芊之戀”等夜間消費品牌活動持續發力,讓經濟“活起來”“火起來”;紅糖LIVEHOUSE樂隊演出、京東MALL潮玩科技體驗、夜未央食賞灣延時營業,多元業態滿足消費需求。灣里廟步行街管委會有關負責人說:“灣里廟步行街圍繞夜購、夜食、夜娛、夜練、夜讀、夜游等業態,大力發展夜經濟。”
食客們在夜未央食賞灣“覓食”。記者張偉克 攝
灣里廟步行街于2020年7月被列入國家級示范性步行街創建試點,是全國23家入選國家級步行街試點的街區之一,也是河北省唯一一條入選的街區。去年,灣里廟步行街成為石家莊市重點建設的5個具有鮮明特色的夜間消費集聚區之一。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當石家莊夜色漸濃時分,北國商城披上了五彩霓虹,顧客絡繹不絕;萬達火車頭步行街,深夜食堂、酒吧餐館生意火爆;正定古城在古樸歷史與繁華現代的交相輝映中,一幅“夜色圖”鋪展開來……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