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老女人精品毛片久久,激情五月播播久久久精品,成人看片网站,美女高潮在线观看

首頁 新聞中心 即時新聞 時政 獨家 縣區 小記者 教育 醫療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網 數字報刊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河北

河北定興:黨支部領辦土地專業合作社 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

2024-04-30 11:45:40  來源:央廣網保定

  央廣網保定4月29日消息(記者王藝霖)4月27日,走進河北省定興縣辛木村高標準農田,一望無際的“綠”映入眼簾,生機盎然。3.0智慧版高標準農田中,固定式伸縮噴灌設施正在360度旋轉,讓麥苗“喝”足水。

  據了解,定興縣雖然農田總面積較大,但人均承包面積僅為1畝,長期分散種植經營,妨礙現代化機械化作業,田埂溝渠浪費耕地,同時,在農村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愿種地、不會種地。2023年,在保定市委組織部門的精準指導下,定興縣246個有耕地的村全部注冊成立黨支部領辦土地專業合作社,并結合實際成立一批蔬菜、水果、花卉等特色產業專業合作社。

  2023年,定興縣274個行政村,村集體經濟收入全部達到10萬元,其中51個村收入超50萬元,31個村收入超100萬元。

  定興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侯毅介紹,該縣通過組織“擂臺賽”“走村觀摩”等多種方式,黨支部領辦土地專業合作社整體水平明顯提升,蹚出了一條“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大幅提升,村集體經濟收入和農戶收入大幅提升,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基本建成”的鄉村振興定興路徑。

  小田變大田 增效又增收

  實現規模化種植,土地聚攏是關鍵。“在小田變大田的過程中,黨支部領辦土地專業合作社的優勢尤為明顯。”辛木村黨支部副書記、黨支部領辦土地專業合作社副理事長裴立河介紹,合作社主要采取了“一引二調三保障”工作法。其中,“三保障”即保障農戶承包權不變,對流轉農戶土地邊界測繪后,由鄉村共同保存電子測繪檔案,保障土地用途不變,確保土地用于糧食生產,保障農戶土地收益,合作社取得的盈余收入按約定保底收益優先支付農戶。

  “鎮村干部下沉到炕頭、沉到街頭、沉到地頭,講政策、講愿景、講路徑,最后得到了大家的理解、支持,實現了辛木村304戶1700畝土地流轉入社。”裴立河說。

  “小田變大田”增加種植面積,為實現農田新基建、建設高標準農田奠定了堅實基礎,而“智慧+”型現代農業,才是定興縣3.0智慧版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本質和核心。依托縣農投公司,按照“田成方、渠相通、路相連、旱能澆、澇能排”標準,定興縣分別開展了1.0基礎版、2.0提升版、3.0智慧版建設。3.0智慧版不僅通過平整土地實現土地成方連片、鋪設地埋式伸縮噴灌設施、開展水肥一體化灌溉,同時建立氣象監測,病蟲害防治,土壤墑情自動檢測等一系列智慧農業系統,實現了“一部手機種好田”。

  固定式伸縮噴灌設施正在對小麥灌溉(央廣網記者 王藝霖 攝)

  “過去每人一天只能澆5畝,現在只需一個人通過手機控制,就能輕松覆蓋上千畝,小麥一季節水近30%,而且僅一年一畝小麥、玉米的收割費用就能省下100元左右,種植成本下降很多。”裴立河算起了種植細賬。據悉,定興縣已建成3.0智慧版高標準農田3萬畝,2.0提升版13萬畝,實現全域高標準農田全覆蓋,到2025年,該縣58萬畝高標準農田全部完成改造提升,并逐步將具備條件的高標準農田建成“空天地一體化無人農場”。

  為了讓農戶“旱澇保收”,辛木村堅持“保障社員、留足集體、激勵經營主體”原則,建立“保底收益、福利惠顧、集體增收”的利益聯結機制,引入“愛科農”等三家經營主體分包經營,經營者每畝給予合作社1250元保底收益,其中1000元給農戶,150元支付農投公司償還農田新基建費用,另外100元,90%為集體收益,10%為合作社公益金。同時,設置擂臺“比武”,以每年年底各經營者給予合作社額外反哺金多少作為打擂標準,動態調整經營面積,激發各經營主體的專業潛力和技術潛力。

  辛木村村民佟美紅從事建筑行業,平時工作忙,沒時間種地,就把自己的地租給別人種,每年每畝600元,聽說合作社在流轉土地,每年每畝1000元,就把自己的9.7畝地入了社。“刮風下雨不擔心,就等年底拿獎金。”這句群眾自己編的順口溜說出了大家的心聲。

  “以前一到麥收、秋收時節,村民都忙著收割,村里的企業就得停工,影響工期,現在這個問題就不存在了,而且2022年因土地發生的糾紛有24起,2023年一起土地糾紛也沒有,有效化解了村里的矛盾糾紛。”裴立河說,通過建立合作社,黨群之間的聯系更緊密了,黨支部的凝聚力和公信力也更強了,實現了支部說話有人聽,辦事有人跟。

  據了解,目前定興縣入社土地8.49萬畝,各村黨支部領辦土地專業合作社根據本村實際采取現代農業企業經營、自主經營、種植大戶或家庭農場經營三種經營模式,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和村民收入雙提升。

  盤活土地資源 激發產業發展新動能

  與辛木村不同,高里鎮石柱村黨支部領辦土地專業合作社做起了“林下經濟”的大文章。

  4月25日,走進石柱村赤松茸種植基地,村民們忙著采摘、分揀、裝車,一大早2000余斤赤松茸發往涿州加工廠。石柱村有2000余畝林地,如何利用好這些林地,成為石柱村黨支部書記、黨支部領辦土地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牛術永心心念念的事,“我們和鎮里的干部一起考察了很多項目,最終在涿州秋實科技有限公司考察種植赤松茸時,公司承諾會最低以3元價格進行收購,免了我們的后顧之憂” 。

  在赤松茸種植基地,工人正在采摘赤松茸(央廣網記者 王藝霖 攝)

  “一般赤松茸出菇的時間都在4月10日左右。我們提前在溫度、濕度方面采取技術措施,我們的菇3月23日就開始出菇,實現提前半個月出菇。”談起種植赤松茸的技術,牛術永一臉自豪,三年時間,牛術永從“一張白紙”成為行家里手。

  “開始種植時,縣農業農村局幫助聯系了河北農業大學教授,我們又通過種植實踐,不斷摸索,還自主配置了含有玉米芯、木屑、青貯等元素的天然基料。”牛術永說,因品相好,質量高,石柱村種植的赤松茸也成為收購商口中的“免檢產品”。

  目前,石柱村種植赤松茸面積從最初的5畝,發展到現在的30畝,每畝能收三茬,畝產量在4000斤左右,每斤平均市場價5元,除去成本,每畝純收入達萬元,主要銷往北京、上海、山東等地。

  在赤松茸種植基地,20余名本村村民在這里工作,大部分為家庭婦女,每天收入在120元至180元。“一個人就業背后是一個家庭,解決村民就業問題很重要。”這是牛術永說過最多的話。為增加就業,牛術永在聽說在外創業的本村村民楊金猛要建醬菜廠時,帶領合作社成員主動對接,幫助協調土地手續,確保投資500余萬元的醬菜廠落戶石柱村,今年下半年將正式投產,屆時,將會解決村內140余人就業。

  “高里鎮種植蘿卜5000余畝,醬菜廠的建立不僅可以進行蔬菜深加工,解決銷路問題,周邊村民還可以發展庭院經濟,種植豆角、黃瓜等,將會成為群眾增收的又一渠道。”高里鎮黨委書記顧志偉說。

  此外,石柱村黨支部領辦土地專業合作社還流轉土地400畝,均以群眾土地收益低的沙地為主,種植花生、蘿卜等,2023年石柱村村集體收入達40余萬元。“今年縣里還幫我們申請了50萬元的財政資金建設冷庫,用于赤松茸、蘿卜等鮮貨的儲存,只要埋頭苦干,我們的日子會越來越好。”牛術永說。

  合作社高質量發展 幸福生活有奔頭

  臨近中午,定興縣姚村鎮西李家莊村的幸福食堂熱鬧起來,40余名老人排隊打飯,聚在一起邊拉家常、邊吃午飯,享受幸福“食”光。

  在西李家莊村幸福食堂,老人們正在吃午飯(央廣網記者 王藝霖 攝)

  通過與工商銀行積極對接,西李家莊黨支部領辦土地專業合作社獲得蔬菜和花卉種植低息信用貸款2000萬元,入股占地675畝的現代設施農業產業園區,建成面積8萬平米的紅掌花卉智能連棟溫室、采用第十代壽光溫室的蔬菜產業園,拉動一產固投8000萬元,帶動500名農戶就近就業。同時,西李家莊村黨支部領辦土地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1750畝,采用“有利共享、有險可控”模式,聘請4名農業職業經理人管理,合作社對3.0智慧版高標準農田實行自主經營,村集體收入突破百萬。

  “村集體腰包鼓了,更有底氣給群眾干事。”西李家莊村黨支部書記、黨支部領辦土地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鹿俊生說。為解決村里老人的養老問題,讓年輕人安心在外打工,西李家莊村開始籌建幸福食堂,今年4月20日正式開業,村里 80歲以上老人,每天僅需4元就可在幸福食堂吃早中晚三餐,受到群眾好評。

  “孩子們都在外面打工,雖然心里惦記,但是也照顧不到,幸福食堂四菜一湯,比家里吃得還好,真是給我們老年人辦了一件好事。”西李家莊村82歲村民許桂蘭對此贊不絕口。

  4月20日當天,在西李家莊村同時開幕的還有定興縣鄉村文化旅游節。此次文化旅游節涉及姚村鎮辛木村、西李家莊村、姚村三個村,旅游路線設置了西李家莊村村史館、紅掌花卉產業園、百姓大舞臺、風箏基地等16個特色場景。游客們可盡享蔬菜采摘、看大戲、趕大集、聽鄉村音樂等樂趣,近距離體驗鄉村的自然風光、歷史文化、民俗風情。

  游客游覽紅掌花卉產業園(央廣網記者 王藝霖 攝)

  “此次文化旅游節是由黨支部領辦土地專業合作社自主籌辦,不僅是定興縣農文旅學研融合發展的有益探索,更是黨支部領辦土地專業合作社促鄉村振興的一個階段性答卷。”姚村鎮黨委書記郭云龍說。

  放眼定興縣,黨支部領辦土地專業合作社發展如火如荼,“各顯神通”。為助力合作社高質量發展,定興縣整合多方資源,制定出臺優先享受惠農政策補貼、優先列入農田新基建計劃等13條政策紅利,2023年合作社獲得社會化服務項目補貼資金950萬元,獲得綠色高質高效項目補貼300萬元,20個合作社分別獲得50萬元省級發展壯大集體經濟試點支持,88個合作社獲得銀行貸款支持,保定市統籌分配農業科技特派員61人,大學生農業職業經理人10人,該縣選拔農業職業經理人274人,去年以來,定興縣支持吳村、內二村等14個黨支部領辦土地專業合作社建立糧食晾曬倉儲中心。

編輯:李博
河山新聞
移動客戶端
張家口日報官方
微信“張小全兒”
張家口新聞網
官方微博
抖音掃碼
關注@張家口NEWS
【張家口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城市| 互助| 石渠县| 宜丰县| 蒙阴县| 阳西县| 汨罗市| 恭城| 兰州市| 聂拉木县| 潍坊市| 江城| 阜阳市| 随州市| 洛川县| 金堂县| 南华县| 乌什县| 淳安县| 兰西县| 玛多县| 平罗县| 阜城县| 南昌县| 古浪县| 济南市| 虞城县| 海阳市| 舟曲县| 泽库县| 柯坪县| 临颍县| 康乐县| 镇江市| 洛川县| 景谷| 潮安县| 永福县| 思南县| 宁陕县| 平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