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老女人精品毛片久久,激情五月播播久久久精品,成人看片网站,美女高潮在线观看

首頁 新聞中心 即時新聞 時政 獨家 縣區 小記者 教育 醫療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網 數字報刊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河北

牢記囑托擔使命 感恩奮進寫答卷

2024-05-10 16:56:20  來源:河北新聞網

  編者按

  殷殷囑托在耳畔,踔厲奮發正當時。

  2023年5月10日至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大后第10次到河北視察、第3次到雄安新區視察,兩次主持召開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提出一系列重要要求,為河北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政治引領、創造了歷史機遇。

  沿著2023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北的足跡,本報記者赴雄安、抵滄州、到石家莊,走進建設一線、港口碼頭、村莊社區,聽親歷者講述總書記與人民群眾在一起的感人細節,看燕趙兒女拼搏向上的昂揚風貌,特推出該組特別報道。

  雄安站:

  打造一座智能化高品質客站

  4月30日,無人機航拍的雄安站外景。河北日報記者 耿 輝攝

  “C2718次列車開始檢票……”5月6日11時40分,位于雄安新區昝崗片區的雄安站候車室內廣播響起,乘客們有序前往檢票口,排隊進站,登上去往北京的高鐵列車。

  “現在雄安站每天開行列車20對,北京西方向每天開行列車18對,天津、唐山方向每天開行列車2對。”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北京車務段雄安站客運車間黨支部書記郭艷麗介紹,車站旅客主要為雄安新區的建設者、到大興機場的商務客流、北京至白洋淀的短途旅游客流和天津、唐山等地的通勤客流。

  2023年5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乘高鐵前往雄安新區,抵達后首先考察了雄安站的建設運行情況。“雄安站是雄安新區的交匯車站,要進一步完善聯通雄安站和雄安新區的交通‘微細血管’,提升人流物流聚集和疏散的效率。”每當回想起總書記的殷切話語,郭艷麗就倍感責任重大。

  為了進一步完善聯通雄安站和雄安新區的交通“微細血管”,一年來,雄安站不斷優化旅客進出站流線。“我們每天對客流進行統計和研判,遇有大客流及時增開進出站和安檢通道,確保旅客進出站排隊不超過10人,候檢時間不超過5分鐘。”郭艷麗說。

  通過網絡查詢北京到雄安站的高鐵車次,記者發現其中3趟列車的終到時間在22時以后。深夜旅客下車后,乘坐公交車或打車是否方便?

  “我們與雄安集團交通有限公司調度室建立了聯系溝通機制。”郭艷麗介紹,車站及時通報列車下車人數、列車運行正晚點情況,調度室根據客流調配好公交車、大巴車和出租車、網約車,尤其對于22時以后的終到列車,安排充足運力,保證旅客下車后有車可乘,實現了交通接駁的順暢。

  在雄安站周邊,中能建新能源生態城、中交未來科創城等項目施工現場塔吊林立,彰顯著雄安站所在地——昝崗片區的站城、產城、綠城融合發展的新氣象。

  總書記指出,要把昝崗片區建設成為高端高新產業集聚區,讓各方來客一到雄安,就能感受到雄安新區撲面而來的現代化新氣象。

  作為雄安新區先期建設的區域之一,一年來,昝崗片區持續做好疏解落地服務保障,加快建設中交未來科創城、中能建新能源生態城、雄安鐵建中心等多個綜合性產業發展空間載體,一批高新技術企業陸續落地,“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的科技創新載體格局逐步形成。截至4月,昝崗片區實施項目74個,完工項目21個,正在實施項目53個。

  “總書記的囑托為昝崗片區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昝崗管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宋力勛說,下一步要緊緊圍繞昝崗片區的規劃定位,瞄準智能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空天信息、醫療健康、新材料等高端高新產業,把昝崗片區建設成為高端高新產業集聚區。(河北日報記者 曹錚)

  雄安新區容東片區南文營社區:

  居民生活越來越有奔頭

  4 月 30 日,在雄安新區容東片區南文營社區內,孩子們在小區內嬉戲。 河北日報記者 耿 輝攝

  4月23日下午,正值世界讀書日,雄安新區南文營社區會客廳里,十余名幼兒家長帶著兩三歲的孩子,圍坐在圖書角圓桌前,跟著雙文幼兒園的幼師們讀繪本。

  “社區舉辦的類似公益活動很多,我經常帶著3歲的女兒來這里讀書。”南文營社區居民劉瀟瀟說,社區的圖書角每過一段時間就會更新圖書,適合幼兒讀的繪本種類繁多。

  去年5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南文營社區考察時強調,建設好雄安新區,重要的是銜接好安居和樂業,讓群眾住得穩、過得安、有奔頭。要同步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從一開始就下好“繡花”功夫,積極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構筑新時代宜業宜居的“人民之城”。

  一年過去了,南文營社區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一路攀升。

  到文營書社寫寫字,和老伙伴兒們到養老驛站下下棋、打打球,不想做飯了就到社區食堂“刷臉”吃飯……這是居民劉炳輝每天的生活日常。

  如今他最光榮的任務,是接送外孫上下學。“女兒把孩子從唐山送到雄安上小學,就因為這里上學方便,出了小區步行兩分鐘就能到學校。”劉炳輝說。

  5分鐘到幼兒園,10分鐘到菜店、小學,15分鐘到中學……在南文營社區,“15分鐘生活圈”勾勒出百姓的幸福場景。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在南文營社區,“一呼聯應”的聯席會議制度,先后協調解決居民需求、訴求306件,做到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片區。

  來自安新縣大王鎮小王營村的聾啞居民蔡鳳柱過去在老家有個補胎的攤位,回遷到禮賢花園后沒了用武之地,一度愁悶不已。去年6月,經南文營社區黨總支書記王偉肖協調,在一家企業資助下,老蔡利用小區的邊角空間設了一個電動車維修攤,解決了一家人的生計。

  “急居民所急,想居民所想,絕不‘推脫繞’,和百姓同心才能把社區建設得更加宜居。”王偉肖告訴記者,每天她最關注的就是社區的“民情臺賬”,通過大走訪把群眾情況摸透,建立社情民意清單。

  依托“螢火蟲”“同心圓”等志愿服務隊伍,南文營社區常態化開展悅容行動、煙頭革命、結對幫扶等志愿服務活動,探訪關愛特殊群體,打造“紅色享老”服務體系。同時,該社區充分挖掘周邊商業的就業崗位,打造就業微陣地,助力居民家門口就業。

  就在上個月,南文營社區尚德花園47歲的居民肖秋云又多了一份新兼職——社區零工驛站幫她聯系到一家漢堡店,周末做兼職面點師貼補家用。“總書記一直牽掛著大家,感覺生活越來越有奔頭!”肖秋云告訴記者,回遷后她在一家單位當上了保潔主管,現在正在自學綠化和管理學知識。

  社區門口新開了銀行網點,院里增加了很多充電樁,居民互相監督不推電動車上樓……“一年來,看著我們的社區越來越好,希望自己每天都能變得更好,像這座拔節生長的城市一樣。”肖秋云說。(河北日報記者 解麗達)

  雄安城際站及國貿中心片區建設工地:

  4600余人奮戰施工一線

  5月6日,無人機航拍位于雄安新區啟動區的雄安城際站及國貿中心片區建設現場。河北日報記者 耿 輝攝

  4月27日清晨,雄安新區雄安城際站及國貿中心片區,各項目建設工地內塔吊林立、工程車穿梭,一派繁忙景象。截至4月,該片區共有4600余名施工人員、365套機械設備參與建設。

  雄安城際站及國貿中心片區位于雄安新區啟動區的核心位置,整個片區由雄忻高鐵雄安城際站、京雄快線航站樓站、國貿中心和東西軸線公共交通等項目組成。

  2023年5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雄安城際站及國貿中心項目建設現場,看沙盤、登平臺,遠眺建設工地,了解啟動區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及重點疏解項目規劃建設進展情況。“交通是現代城市的血脈。血脈暢通,城市才能健康發展。要在建設立體化綜合交通網絡上下功夫,在充分利用地下空間上下功夫,著力打造一個沒有‘城市病’的未來之城,真正把高標準的城市規劃藍圖變為高質量的城市發展現實畫卷。”總書記的囑托讓建設者們深受鼓舞,倍感振奮。

  “整個片區的基坑開挖深度達32.6米,是當前雄安新區地下結構最復雜、基坑深度最深的施工建設項目。去年5月,這里還處于樁基施工階段,經過一年的加緊建設,如今已經初具雛形。”雄安集團雄安雄商置業公司項目負責人王諾介紹,一年來,公司持續優化施工組織,加大資源調配,全面鋪開土方開挖、止水帷幕、圍護樁、工程試樁和墊層施工、防水施工、鋼筋綁扎、模板安裝、澆筑養護等作業,壓茬推進現場施工進度。

  “現在,雄安城際站樞紐正在進行基礎底板施工和鐵路站房土方開挖施工,國貿中心正處于樁基工程施工階段和地下主體結構施工階段,國內首個凈零碳交通建筑——航站樓已沖出正負零。”王諾說。

  “檢查安全帽,互檢;檢查安全帶,互檢……”該片區瞭望臺下,國貿中心項目班前會正在進行,十幾名即將上崗的工人兩人一組進行入場前的安全互檢。

  “工程正在快速有序推進中,更要把好安全關,每天工人進場前都要開安全早會。”戴好安全帽,背上工具包,王諾走進施工作業區,對現場安全隱患、質量問題、施工進度等情況進行檢查調度。王諾的工作重點是協調影響項目施工進度的卡點、堵點問題,比如與京雄快線聯合驗收問題、與中國華能總部項目的道路共用問題等。

  “作為雄安建設者,我親眼見證了新區的活力門戶、城市地標和城市名片的拔節生長,感到非常自豪。”王諾說,“五一”期間,項目依舊緊張有序推進,國貿中心項目完成樁基工程施工481根,樁間土開挖13000立方米,墊層施工4000平方米,鋼筋綁扎150噸。項目建設的“任務單”正在一步步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成績單”。(河北日報記者 曹錚)

  滄州渤海新區黃驊市舊城鎮仙莊片區:

  鹽堿地變身希望的田野

  5月6日,在滄州渤海新區黃驊市舊城鎮仙莊片區的麥田內,后仙莊村黨支部副書記劉玉鎖(左)與滄州渤海新區黃驊市農業農村發展局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于榮艷查看旱堿麥長勢。河北日報記者 張 昊攝

  5月6日,滄州渤海新區黃驊市舊城鎮仙莊片區的麥田綠意盎然。

  一大早,后仙莊村黨支部副書記劉玉鎖就來到田間“瞧”麥子。他俯身拿起一株旱堿麥說:“現在小麥處于揚花期,是決定小麥粒數的關鍵期,你看這一串串小麥穗,長勢良好,盼著今年有個好收成。”

  劉玉鎖是個種了30多年地的老莊稼把式。他說,以前,種地純靠天吃飯;如今,受益于好技術、好麥種,全村的旱堿麥去年實現了大豐收,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2023年5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滄州市,考察了黃驊市舊城鎮仙莊片區旱堿地麥田,了解鹽堿地整治、旱堿麥種植推廣及產業化情況。”劉玉鎖說,“總書記的殷切囑托鼓舞了我們的干勁。”

  行走在田間,記者看到,仙莊片區的麥田內有了新裝備——農田四情監測站,站內設有物聯網孢子捕捉儀器、物聯網蟲情測報燈、田間生境遠程監測設備、田間小氣候及土壤墑情監測儀,盡顯“科技范兒”。

  正在此處查看設備的滄州渤海新區黃驊市農業農村發展局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于榮艷告訴記者,利用這些設備,就能對蟲情、土壤墑情、氣象等進行識別監測,經大數據分析后,能為小麥的施肥、病蟲害防治等提供科學指導,讓種地有了更多科學依據。當地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關鍵作用,正加大鹽堿地改造提升力度,“喚醒”更多鹽堿地。

  “總書記強調,加大鹽堿地改造提升力度,加強適宜鹽堿地作物品種開發推廣,有效拓展適宜作物播種面積,積極發展深加工,做好鹽堿地特色農業這篇大文章。”劉玉鎖說,去年10月村里投用的黃驊面花非遺工坊運營得很好,不僅延伸了旱堿麥產業鏈,還帶動了村民就業。

  在后仙莊村的黃驊面花非遺工坊,記者看到,3名工作人員正在制作面花,和面、揉面、磕花……不一會兒,魚、石榴、花朵等造型的面花便呈現在大家眼前。

  記者了解到,其中一名工作人員劉鳳華是來自后仙莊村的村民。她笑著告訴記者,家里已將6畝地托管出去,種地不用操心,自己還在家門口就了業,這日子充滿希望,越過越紅火。

  劉玉鎖介紹,目前,后仙莊村將村中近1700畝土地托管出去,搞規模化種植。同時,積極發揮面花非遺工坊的作用,推進旱堿麥深加工,延伸旱堿麥產業鏈條,帶動村民增收。同時,還計劃打造自己的旱堿麥產品品牌,在村中建立面粉廠,促進旱堿麥產業化發展,讓鹽堿地長出“金疙瘩”。(河北日報記者 王雅楠 袁 錚)

編輯:榮潔
河山新聞
移動客戶端
張家口日報官方
微信“張小全兒”
張家口新聞網
官方微博
抖音掃碼
關注@張家口NEWS
【張家口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响水县| 甘洛县| 平南县| 宣化县| 泸溪县| 白城市| 顺义区| 阜宁县| 无为县| 宁远县| 云浮市| 米易县| 大丰市| 石泉县| 聂荣县| 永定县| 全南县| 花莲县| 藁城市| 莒南县| 乾安县| 米林县| 三河市| 开封市| 阿克| 昆山市| 永寿县| 常州市| 石狮市| 白银市| 藁城市| 耿马| 得荣县| 信阳市| 广平县| 大同市| 高碑店市| 巴青县| 台南县| 绥德县| 双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