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莊加快生物醫藥、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高端化集群化發展
謀求“三變”,兩大產業躍上千億級
近日,生產人員在石家莊四藥集團新建年產能6億袋的直立式輸液數智化車間內作業。河北日報記者 史晟全攝
如果把主導產業看作木桶,那么企業就是組成木桶的木板,企業有大有小,木板也會長短不一。主導產業向“新”求“質”,需要補短板,更需要依托自身優勢找到主攻方向,持續鍛長板,提升競爭力。
石家莊的兩大主導產業——生物醫藥、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就是值得剖析的樣本。2021年,石家莊市提出,在生物醫藥、新一代電子信息兩大產業上率先突破,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自此,兩大產業按下發展“快進鍵”,強化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去年底營收雙雙破千億元。
2個千億級產業,有著怎樣的發展邏輯?近日,記者走園區、訪企業,探尋兩大產業實現突破的密碼。
引擎之變——破除路徑依賴,產業基礎高端化
產品論微克賣,這樣的制藥廠你見過嗎?一家去年8月落戶石家莊的企業,就生產這樣的產品。
“CpG佐劑是新一代疫苗的‘發動機’。”5月21日,華普生物技術(河北)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行政總監劉光輝介紹,“全球僅有兩家公司擁有多條自主知識產權的CpG序列,我們就是其中之一,解決了中國在疫苗佐劑上的‘卡脖子’難題。”
像這樣的企業,在石家莊市國際生物醫藥園并不鮮見。行駛在園區里,綠葉制藥、藥明生物、四環醫藥、石藥集團巨石生物等知名藥企標識不斷掠過,創新的氣息撲面而來。
很難想象,就在2021年,這里還是典型的城中村:南、北郄馬村周邊,插花一樣分布著一些企業。
石家莊素有“華北藥都”之稱,是首批國家級生物產業基地之一。但近年來,產業鏈偏低端、產業規模偏小、龍頭企業不多等問題,一直制約著產業的壯大和升級。2021年,全市生物醫藥產業營收為716億元。
如何向千億級邁進?石家莊邁出的第一步是:房地產開發為產業發展讓路,插花式開發變為集中開發,土地供應優先保障產業所需,推進產業向高端化、集群化發展。
兩個村,4000多畝土地,7天完成入戶評估,7天完成協議簽訂,10天完成騰空搬遷。這樣的效率,為產業提檔次、擴規模拓出了新空間。
華普生物來了,綠葉制藥來了,納科生物也來了……大項目、好項目的不斷“入群”,為國際生物醫藥園增添了新動能。
“去年以來有67個項目落地,總投資148億元。”石家莊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丁飛燕介紹,2.8萬畝的園區里,如今已構建起集研發、孵化、產業化、銷售及配套服務于一體的全鏈條產業生態系統。
幾十公里外鹿泉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園的發展,有著幾乎相同的軌跡。
產業園所在的石家莊市和平西路和西三環交口附近,2022年以前還遍布著攪拌站、造紙廠、養牛場。有外地客商來了,覺得不像產業園,以為走錯了地方。
鹿泉區痛下決心,砍掉不符合發展方向的企業,拆遷騰退出2268畝土地。盡管因此承受轉型陣痛——隨著上百家企業的遷離,財政收入一下損失兩千多萬元,但已經明確方向的鹿泉選擇堅守“高門檻”不動搖。
算大賬、補短板,鹿泉吸引了一批志同道合的電子信息龍頭企業——海康威視、中電智廣、博威公司、遠東通信、森思泰克……“目前園區共有電子信息企業1072家,開辟了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新賽道。”鹿泉區委副書記,鹿泉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趙軍會介紹。
大項目、好項目帶來了什么?比如一個接一個的創新亮點:石藥集團自主研發的中國首款mRNA疫苗,填補了我國疫苗在mRNA技術路線的空白;軒竹生物研發的一類創新藥安奈拉唑鈉獲批上市;森思泰克在毫米波雷達領域打破國外巨頭壟斷……
數字是最好的證明。今年一季度,生物醫藥和新一代電子信息兩大產業投資分別增長35.8%、99.2%,增勢強勁;國家級創新平臺分別達18家、10家,生物醫藥產業僅去年就獲批3個一類新藥,創新能力國內領先。
打法之變——“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結合,產業鏈條現代化
鹿泉人津津樂道于2022年與鼎瓷電子的第一次牽手,因為那是他們實施基金招商的開山之作。
故事要從那只讓雙方發生“化學反應”的基金說起。軍瓷基金,一只由云航資本牽頭,聯合石家莊市主導產業基金、鹿泉經濟開發區投融資平臺共建的產業基金。
鼎瓷電子總經理金華江這樣形容與軍瓷基金“苦苦尋覓卻又不經意間的相識”——“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當時,雙方一個急需資金,一個正找項目,于是一拍即合。
合作很快達成,基金投入5000萬元,鼎瓷電子入駐位于鹿泉區的通信技術創新中心。這次合作也成為鼎瓷電子的轉折點——軍特電子、烽瓷電子等上下游9家企業跟隨而來,讓鼎瓷電子一步步成長為集成電路龍頭企業。
“產業鏈+基金+創新中心”招商新模式,打開了鹿泉招商的新路徑。“這是實踐下來最受企業歡迎的辦法,它能切實地鍛長長板。”趙軍會體會頗深,“如果說以前政府是管理方,那么現在更像是企業的合伙人,‘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結合起來,互相成就、共同成長。”
丁飛燕也愈發認識到,必須改變招商打法,把企業、政府、研發機構、金融機構結合起來。就拿前不久去上海招商來說,既有河北清華發展研究院院長把脈定向,又有石家莊有關部門負責人推介政策,還有產業基金負責人研究資金問題。這支“最強”戰隊,很快俘獲了上海申淇醫療的“芳心”。
發現一個“潛力股”企業,就成就一個,再發展為產業鏈、產業集群——這就是石家莊的探索。事實上,兩大產業的躍升,這些龍頭企業的影響力和拉動力功不可沒。
生物醫藥產業聚鏈成群——
以石藥、石四藥、華北制藥等中國醫藥工業百強企業為龍頭,形成了涵蓋生物藥、高端制劑、現代中藥、醫療器械的中高端產業體系。
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成勢——
中國電科產業基礎研究院、中國電科網絡通信研究院,還有海康威視等龍頭企業,形成現代通信、集成電路等6條產業鏈,成為全國知名的光電子、微電子和通信產業基地。
服務之變——打造低成本化園區,創新生態更具活力
在石家莊市國際生物醫藥園核心區,有一個8500平方米的共享空間,這就是中央創新區。
在這里,功能服務平臺、共享實驗室、孵化創新區等共享平臺一應俱全。企業可以較低價格租用實驗室、使用高端儀器等,幫助科研成果快速轉化,“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產業孵化”創新鏈得到有效貫通。
有人說:寸土寸金的地方,這么做值得嗎?
石家莊說:為企業服務,不能只算眼前賬。
為了讓企業輕裝上陣,石家莊努力打造低成本化園區,只要企業“有所需”,政府一定“盡所能”;只要覺得“值得”,投入一定“舍得”。
低成本化來自拎包入住。
在鹿泉,記者注意到一個現象:有別于傳統園區的企業拿地建廠房,這里很多都是政府代征代建好,低成本、可拎包入住的標準廠房。
“我們政府自建自持產業園8個,建筑面積136萬平方米;企業自建產業園11個,建筑面積400.6萬平方米。這些可以滿足不同企業需求,為項目落地提供有力保障。”趙軍會說。
低成本化來自資源共享。
科林電氣提出,能否合作研發新一代光伏并網與儲能技術?河北工業大學與石家莊市政府共同成立的創新研究院很快“接題”,該校電氣工程學院教授辛振帶領團隊,就共模諧振、電流諧波等多個技術難題進行攻關突破。“如果不是這種創新聯合體模式,我們靠自己的力量,很難短時間解決這些技術難題。”科林電氣研究院副院長常生強說。
產學研齊聚,創新生態圈正在石家莊快速形成。
在高新區,搭建了涵蓋245臺共享大型設備、292家創新平臺的科技創新公共服務體系,吸引了國家藥監局特殊藥品檢查中心落戶。
在鹿泉區,建有院士工作站3家、產業技術研究院19家,設立了河北工業大學、燕山大學以及河北科技大學創新研究院,落戶了全省首家科技金融中心和全市首家人工智能計算中心。
低成本化來自用心服務。
從簽約到開工,用時4個月;從開工到首條生產線投產,用時6個月;從試生產到全面投產,用時2個月——晶澳太陽能投資超百億元項目能這么快在高新區投產,就連企業都沒想到。
“晚一天投產,產品就晚一天上市,損失難以估量。看似不可能的建設速度背后,是石家莊的用心用情。”石家莊晶澳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郭勝朝說出了很多園區企業的心聲。(河北日報記者 王麗平 周潔)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