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雄安官網7月7日電(崔利杰)為全面展示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成果,7月5日,雄安新區宣傳網信局組織開展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成果集體采訪活動。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環境報等近20家中央、省級、新區媒體的業務骨干記者組成采訪團先后到安新縣端村鎮大淀頭村、白洋淀鳥類科普館、白洋淀燕南堤、新蓋房分洪道白溝引河閘現場進行主題采訪,用筆墨、鏡頭記錄白洋淀在環境治理、生態補水、治污防洪等方面發生的巨大變化。
安新縣端村鎮大淀頭村。中國雄安官網王曉雨 攝
安新縣端村鎮大淀頭村。中國雄安官網王曉雨 攝
7月5日上午,采訪團首站來到安新縣端村鎮大淀頭村,村子環境優美,村民生活井然有序。大淀頭村位于安新縣東南方向,水域遼闊、蘆葦環繞,有良好的自然生態和豐富的人文資源。“我今年60多歲,干了半輩子手工編織蘆葦席、織漁網的手工活,所制作的這些手工品也有固定的銷售渠道,現在白洋淀生態環境好了,村民的幸福感也明顯提升了。”大淀頭村村民朱閣華開心地說。
記者了解到,大淀頭村在村“兩委”的帶領下,打造了由白楊小道到村口的集聚古風特色和現代元素的整體景觀脈絡,有“白洋淀詩歌群落”文化特色的胡同以及帶有水鄉特色的木質牌匾的特色商店等。
安新縣端村鎮大淀頭村村干部在村史館介紹情況。中國雄安官網王曉雨 攝
“設立新區以來,大淀頭村有三個‘變’,有一個‘不變’。”安新縣端村鎮大淀頭村支部副書記趙艾樂說,第一個“變”,白洋淀環境、水質變了,現在的野生動物比以前的確多了;第二個“變”,包括水區在內的村容村貌變了,每個村都有保潔員,垃圾日產日清;第三個“變”,村民和干部的思想都有了很大的轉變,老百姓眼界也寬了,農村干部站位也高了。唯一的“不變”,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沒有變,不僅沒有變,還有提高。
“不只是大淀頭村,我們負責了安新縣多個鄉鎮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處理工作。在縣政府的支持下,我們公司在村莊治污領域運用一些創新技術,保證村落環境的持續改善,防止白洋淀受到污染。”河北雄安栗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監張維班告訴記者。
集體采訪的第二站是白洋淀旅游碼頭。雄安新區設立后,致力于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白洋淀區域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并于2019年底開始對白洋淀水域現有船舶及配套設施進行升級改造。
白洋淀旅游碼頭。中國雄安官網發
作為華北最大的濕地生態系統,白洋淀被譽為“華北明珠”,是野生鳥類在華北中部的重要棲息地。白洋淀鳥類科普館于2024年4月29日開放,展館建筑面積約650平方米,展館內部設序廳、鳥類起源與遷徙、鳥類模型展示、白洋淀濕地鳥類介紹等主題區域,通過大型白洋淀場景還原、多媒體數字演繹,輔以壁畫及聲、光、電效果,再現白洋淀“荷塘葦海、鳥類天堂”勝景。采用1:1比例制作的鳥類仿真模型、LED幕墻屏、VR虛擬現實技術、互動觸摸屏等技術設備增強了沉浸式體驗效果,實現了全民參與互動。
白洋淀鳥類科普館。中國雄安官網王曉雨 攝
“我們在白洋淀鳥類棲息地安裝了智慧監測系統,安排人員進行24小時視頻觀察。前端監測配合后端智能識別,記錄鳥類活動情況,也保護鳥類不被打擾。”安新縣自然資源局鳥類檢測站巡查員趙克儉說,目前,白洋淀鳥類種群數量已經達到286種,較新區設立前增加了80種。
白洋淀燕南堤。中國雄安官網王曉雨 攝
白洋淀燕南堤位于白洋淀北部,是雄安新區實施生態清淤的重要成果。燕南堤將淀區內原有的阻水道路用三座橋梁進行連通,并結合清淤工程利用底泥對地形生態化改造形成三座相連堤島,展示了雄安新區大規模開展白洋淀生態治理后的淀泊風光。來到燕南堤,映入眼簾的是水天一色、碧波蕩漾的美麗景象。
“為減少對淀區水質和生態的影響,我們在四期生態清淤施工過程中,將夏季施工調整為冬季施工,建立三級生態圍隔,搭建信息化監控平臺,實時在線監測,實現精準清淤,將白洋淀多年積累的‘毒素’排出,提升水動力,改善水環境,提高淀區生態自凈能力,促進了生物多樣性提升。”雄安集團生態公司張強說。
記者在燕南堤采訪。劉占斌 攝
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水環境管理組組長周立志表示,雄安新區設立7年多來,重點實施“科學補水、清淤疏浚、百淀連通、退耕還淀、嚴密防洪”五大工程,協同推進城鎮、農業、農村污染管控,白洋淀水質大幅提升并連續三年保持在III類標準。
雄安新區新蓋房分洪道白溝引河閘項目。中國雄安官網發
媒體團一行在雄安新區新蓋房分洪道白溝引河閘現場了解新區防汛工作。中國雄安官網發
采訪團最后一站來到新蓋房分洪道白溝引河閘,了解雄安新區白洋淀生態補水、防洪相關工作推進情況。新區設立以來,堅持補水、治污、防洪“三位一體”統籌規劃、協調推進。新蓋房樞紐位于雄縣新蓋房村,是大清河北支水系控制性綜合水利樞紐工程,由分洪閘、分洪堰、引河閘、灌溉閘、雄縣引水閘等建筑物組成,具有泄洪、灌溉、補水、泥沙調節等綜合功能。入汛以來,新蓋房樞紐及時啟動運行分洪閘和分洪道,保證上游泄洪順暢,緩解上游防汛壓力,同時也為雄安新區安全度汛提供重要保障。
為期一天的采訪活動接近尾聲,采訪團成員紛紛表示,通過這次集體采訪,看到了白洋淀天藍水清人幸福的美好圖景,也感受到了白洋淀水文化的獨特魅力。各級媒體將繼續發揮新聞輿論主陣地作用,全方位展現高質量繪就的雄安美好畫卷,面向全國乃至世界講好雄安故事、傳播好雄安聲音。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