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承德網記者 于鴻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引領著承德人在生態環保方面踐行初心。
近年來,承德市聚焦生態強市建設,以降碳減污、環境優美、生態宜居、安全健康、智慧高效為導向,全面推進綠色低碳、天藍氣爽、人水和諧、地潔土凈的生態環境美麗城市建設,在京津冀生態安全屏障上持續發力。開門見綠、頭頂常藍、水質澄澈……日益向好的生態質量,正在承德全域書寫著環境改善的美麗畫卷。
高位推動 制度機制越來越優
從出門見景的城市公園,到草木蔥蘢的山區;從開窗見綠的宜居城市,到風景如畫的美麗鄉村……行走在承德大地,抬頭可見“天空藍”,放眼環顧“生態綠”,日益提升的生態環境質量,正實實在在地轉化為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近年來,承德市加強生態強市建設,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把生態保護和修復放在重要位置,聚焦重點領域、重點環節、重點問題,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出臺系列措施,著力提升全市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全市生態環境質量穩固提升,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底色越來越濃。2023年,印發《承德市推進生態環境美麗城市建設工作方案(2023—2027年)》,按年度制定具體工作任務和目標,有力匯聚各單位工作合力,為建設美麗承德,繪制了生態建設宏偉藍圖。
承德市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謀劃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全市生態環境持續向好。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今年截至6月30日,承德市整體空氣質量保持全省第2位, 14個縣城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100%,全市受污染耕地和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均保持100%,8個地下水國考點位環境質量考核達標率保持100%。同時推動實施主要污染物重點減排工程7項,已完工2項,預計可形成揮發性有機物、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氨氮減排量分別為63噸、611噸、1652噸、97噸。
天藍氣爽 空氣質量持續向好
“藍天白云,綠樹成蔭,感覺呼吸的空氣都比以前濕潤了許多,讓人神清氣爽。”隨著全市生態環境質量總體穩定、持續向好,無論是市民還是遠來的游客,都對承德的空氣質量贊不絕口。
近年來,承德市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環境空氣質量保持全省前列。出臺了《承德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承德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工作舉措》《承德市2024年鞏固空氣質量改善成果推進工作方案》等文件,從高位推動,深入開展大氣污染治理攻堅。
承德市嚴格管控,緊抓重點領域。嚴控企業排放,上半年18家重點企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排放量同比降低16.4%、8.7%、11.9%。強化全域控塵,對243條道路、136個建筑工地開展“顆粒歸倉”減塵攻堅行動,建成區和道路降塵量分別同比下降22.2%、21.5%。加強臭氧防治,完成揮發性有機物治理項目20個。加強露天焚燒監管,對中心城區360家餐飲單位安裝油煙在線監控,做到達標排放。強化重型柴油貨車繞行管控,開展重型柴油貨車路查3145輛次,檢查非道路移動機械399臺次。
創A驅動,推進重點工程。今年上半年,全力推動7家企業環保績效創A。出臺《進一步鼓勵和支持重點行業企業環保績效創A的若干措施》,在金融財政等15個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爭取10余個項目進入中央大氣資金庫,獲得資金支持近3億元,成功破解鋼鐵企業清潔運輸比例偏低短板,在承唐高速4個服務區改造建設充電樁,滿足新能源重卡充電需求。
人水和諧 不斷提升水環境質量
長長的健康步道,孩子們在追逐打鬧、年輕人在散步健身、阿姨們在跳廣場舞,老大爺們扎堆聊天……天氣晴好的晚上,天藍、水清、岸綠、路凈的武烈河沿河公園就成為附近市民休閑的好去處。“武烈河的水越來越清澈,下游的濕地公園越來越美,沿河岸散步,心情特別舒暢。”家住世紀城的居民趙政感慨地說。
讓市民“美麗”看得見、“幸福”體會深、水清景美的武烈河,得益于承德市多年來全力打造具備優質水資源、健康水生態、宜居水空間、先進水文化的水環境,是承德市生態文明建設濃重的一抹色彩。翻開承德市水環境成績單,一組數據讓人眼前一亮:入北京、天津斷面水質保持在Ⅱ類以上,14個縣城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100%。
水環境持續改善的背后,是全市齊心協力狠抓治理的結果。今年以來,承德市以全域水質穩定達標為目標,突出工程治本、系統整治和精細管控。推動重點流域治理工程,推動實施總投資8.13億元的流域綜合治理項目16個,推進灤河干流、潮河豐寧段、西路噶河系統治理。
對“一河一策”精細管控。潮河流域重點加強沿河畜禽養殖污染防控及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站運維監管,入京古北口斷面總氮濃度同比下降23%;灤河流域加強城鎮污水處理站監管和上游水量調控,加強對郭家屯、興隆莊等斷面污染源監管,保障灤河干流斷面水質達標;遼河流域重點加大河道巡查。上半年全面排查涉水重點污染源2267個。
地潔土凈
綠色含量越來越足
讓天更藍,讓水更碧,讓山更綠是群眾所愿、民生所系。近年來, 承德市扎實推進凈土保衛戰,以保障群眾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為目標,加強土壤、固廢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土壤環境安全得到有效維護。
加強土壤污染源頭防控,全市受污染耕地和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加強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環境監管。深入推進“無廢城市”建設,全面加強工業等5個領域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推進尾礦庫環境污染隱患排查治理,排查尾礦庫498座,發現10個問題全部整改完成。
強化危險廢物和重金屬污染防控,開展危險廢物自行利用處置和廢鉛蓄電池專項整治行動,推進重金屬減排項目。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探索創新“小三園+”滲濾,獲批國家農村灰水資源化利用試點,推動形成山區農村生活污水資源化利用體系和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問題整改,率先啟動美麗鄉村整縣推進工作,分步梯次推動整縣建成美麗鄉村目標。
增強動能
拓展生態價值實現路徑
藍天碧水、山清水秀、野鳥翩躚……一幀幀畫面定格生態承德的美麗畫卷。一棵樹、一座園、一條河,演繹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篇章,也折射出承德人民大力推進生態環境建設的力度與自覺。
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轉化。如今,承德上下正奮力實現生態環境“高顏值”和經濟發展“高質量”協同并進,“綠色動力”不斷浸潤到各個領域,“生態紅利”持續釋放的同時,民生福祉也在不斷增強。
承德市推進碳資產化改革,今年上半年,完成承德縣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降碳產品備案,新增備案17萬噸,累計備案500余萬噸,占全省首位。深挖“降碳產品價值實現+生態損害賠償”潛力,已推廣至石家莊、雄安等市外區域,累計完成自愿購買案例20例,購買降碳產品1.2萬噸、金額90萬元。
積極融入CCER市場,塞罕壩機械林場實現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重啟后的首筆交易,交易碳匯量1.9萬噸、金額100萬元。深化排污權交易改革,上半年組織完成排污權交易36筆,交易金額390萬元。截至6月底,爭取到位省級以上生態環境保護專項資金6.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81億元。
把生態資本變成富民資本,這是承德市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實踐。生態質量日益提升后,開始依托綠水青山,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鄉村旅游風生水起、民宿經濟方興未艾,豐富的生態資源正日益顯現出經濟價值,讓守著綠水青山的老百姓吃上了生態飯、過上了好日子。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