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覽新聞首席記者 李見
先輩,您知道嗎,就在今年7月1日,肅寧烈士陵園內的雪村戰斗烈士墓竣工了,當地舉行了隆重莊嚴的祭掃儀式。寒來暑往,滄海桑田,如今山河已無恙,您可以安眠了。
今年是您離開的第82個年頭。先輩,您知道嗎,我有好多心里話要對您說。今天是八一建軍節,咱們來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吧。
7月1日,肅寧烈士陵園雪村戰斗烈士墓竣工。供圖/肅寧縣退役軍人事務局
浴血奮戰 悲壯戰斗可歌可泣
82年前,不到20歲的您是八路軍冀中軍區八分區的一名戰士。
我想,離開家鄉時,您對家人說:“放心吧,保家衛國是光榮的事,把侵略者打跑,我就回來!”離開家鄉時,您將一張親人的黑白照片小心翼翼地裝在銅鏡中,放在襯衣左胸的兜里……
看著您遠去的身影,親人在心里一定默默祈禱,祈禱您平安歸來,祈禱您能再和家人團聚。
4月10日,肅寧遷移雪村烈士墓時在31號烈士遺骸胸口處發現的銅鏡。供圖/肅寧融媒
但誰知,這一別,竟是82年。
那段時間,已是強弩之末的侵華日軍正對八路軍冀中地區發起慘絕人寰的“大掃蕩”。6月8日那天清晨,敵人突然向您和部隊所在的肅寧縣雪村展開猛攻,您和戰友們奮起反擊,和敵人展開了浴血拼殺,最終因為寡不敵眾,幾乎全部犧牲。
司令員常德善身中27顆子彈,僅太陽穴一處就有3顆。政委王遠音因腿部負傷,行動困難,為了不拖累部隊,飲彈自盡。您和戰友們一定心如刀絞,要知道,常德善年僅31歲,王遠音才27歲……
我想,當時戰場上硝煙彌漫,到處是炮彈坑。看著和自己年齡相仿的戰友們一個個倒下,有的還是昨晚睡前和您聊到家鄉的好友,您的心情無比沉痛。您趴在戰壕里,冷靜地瞄準、扣動扳機,一個、兩個……您打倒了一個又一個日軍,但更多的敵人圍了上來。就在這時,一顆流彈擊中了您,鮮血噴涌而出,您倒下了……
在生命的最后時刻,您將手伸向左胸前兜,艱難地摸出那個從家鄉帶來的小銅鏡,夾層中那張女子的黑白照片一塵不染,您用盡全身力氣,輕輕地撫摸著照片。
“我還沒有趕走侵略者,我還沒有回家和親人團聚,我還沒有……”帶著深深的不舍和牽掛,您緊握銅鏡,將它放在胸前,合上了雙眼。
這場戰斗,千余名八路軍指戰員壯烈犧牲。因為時值農歷五月,一首抗日歌曲因此誕生:五月的鮮花,開遍了原野,鮮花掩蓋著志士的鮮血,為了挽救這垂危的民族,他們曾頑強地戰斗不歇。
輾轉求證 塵封往事再現世間
2024年4月10日,肅寧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的工作人員在遷移雪村烈士墓時發現了您的遺骸,還有胸口位置這個您握了82年的小圓鏡。
得到消息后,我第一時間驅車趕赴肅寧縣窩北鎮雪村戰斗烈士墓。一路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那天,晴空萬里,顛簸的鄉間道路兩側是金色的麥浪。在雪村戰斗烈士遺骸遷移現場外,我采訪了遷移烈士遺骸的進展,還有當年那場慘烈的突圍戰斗。
先輩,您知道嗎?那些天我輾轉很多地方,采訪了很多人。有參與挖掘烈士遺骸的工人,有退役軍人事務局的工作人員,還有附近村子的干部和老人。
先輩,您知道嗎?在我的報道發出后,全國多家媒體轉發。熱搜榜上,網友們說,“一定要幫您找到照片中的她”,很多機構自發為“她”做照片修復。
先輩,您知道嗎?就在兩周后的4月28日,我們聯合新京報、揚子晚報、南方都市報、潮新聞等全國12家主流媒體、上百名記者,發起了“為肅寧烈士尋親”的行動。
山西、北京、南京、石家莊……參與尋親行動的記者們一次次奔赴全國各地進行采訪報道,只為讓您和戰友們找到親人。
當我得知有網友稱您是她父親的大伯,照片中的女子是她二姑奶奶時,我的手都在顫抖。要有結果了嗎?我們第一時間聯系上對方,詳細了解有關情況。雖然最終的DNA比對結果未能令人滿意,但我們不會放棄。
讓烈士回家,是我們不變的追求!
經過技術修復后的女子照片。來源/新華社視頻截圖
松柏常青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先輩,您知道嗎?幾個月來,我時常想起您,想起您懷里照片上的女子。
82年了,您還是當年那個風華正茂的少年,可照片中的女子,若還在世,應是耄耋之年的老人了。
先輩,您知道嗎?您走之后,她每天盼呀盼,望眼欲穿等您回來。她多希望,在一個春風和煦的清晨,您身穿軍裝,胸前別著鮮艷的大紅花,健步如飛地向她跑去。“對不起,讓你等了這么久。”您剛開口,她已淚如雨下。擁抱,是此刻最美的話語。
但很遺憾,這一切只能是我的美好想象。她等到的,是青絲變華發,是天人永隔,是一份未能實現的約定。
我多希望,想象是真實的。我多希望,82年前,您能跳出敵人的包圍圈。
我多希望,此刻我能坐在白發蒼蒼的您面前,看您兒孫繞膝,享天倫之樂。
先輩,您知道嗎?在4月30日我第二次到肅寧縣采訪時,天空飄著蒙蒙細雨。那一絲絲連綿的雨,正如我們對您無盡的思念。
先輩,您知道嗎?那天采訪到最后,我來到了肅寧縣烈士陵園。大片蒼翠的松柏在和煦的春風里微微搖曳,仿佛母親在等待外出的游子歸家。
肅寧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的工作人員對我說,在這里,整個雪村烈士墓將按照1:1比例復制,進行統一管理保護,您和戰友們將在這里繼續安眠。
不忘初心 英烈精神永不遺忘
先輩,您知道嗎?在您1942年犧牲后,1944年9月30日,肅寧解放;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
冥冥之中似有天意,每年的9月30日,是烈士紀念日。您和先烈們沒有白白犧牲。
先輩,您看到了嗎?現在的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我們正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取得了新時代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創造了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
先輩,您看到了嗎?現在的中國,雄安新區拔節生長;港珠澳大橋、深中大橋相繼通車;神舟十八號乘組出征星辰大海;“蛟龍”號深潛入海;遼寧艦、山東艦和福建艦3艘航空母艦乘風破浪……先輩,這盛世,如您所愿!
圖為白洋淀燕南堤。河北日報記者 耿輝/攝
謝謝您,正是因為有了您和烈士們的拋頭顱灑熱血,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吾輩當自強,我們不會忘記你們的犧牲,我們會將英烈精神一代代傳承下去。
鞠首敬英魂,君長眠,均常念。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