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車石家莊車輛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生產地鐵列車。
時間無言,實干有聲。
從冬日冰雪、春和景明,再到夏日繁花、秋日碩果,時光輪轉中的石家莊大地風光無限。而比季節更迭還要動人的,是全市上下只爭朝夕、奮楫篤行的奮斗場景——
鹿泉區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園建設現場,工程車輛穿梭忙碌,建設者們緊盯目標搶工期、趕進度,引領全市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攀升;
石藥集團、以嶺藥業等藥企的實驗室里,工作人員正忙著進行各類實驗,研發生產更多新藥、好藥,“中國好藥·石家莊造”的品牌越擦越亮;
石家莊國際陸港內,一列列中歐班列鳴笛發車,滿載“河北制造”奔向全球,飛馳的石字號“鋼鐵駝隊”正在成為絲綢之路上的新使者;
…………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也是石家莊市經濟總量過萬億、實現彎道超車的沖刺之年、決勝之年。市第十一次黨代會以來,全市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北、視察石家莊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以及黨的二十屆一中、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搶抓省委、省政府實施強省會戰略重大機遇,在打造五大千億級產業集群、構建新發展格局上布局,在狠抓優質項目、增添新動能上“落子”,在優化營商環境、激發新活力上發力,聚力沖刺、實干決勝,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看實力——
聚鏈成群 集群成勢
石家莊市國際生物醫藥園。
近日,石家莊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再傳喜訊:
綠葉嘉奧中樞神經系統(CNS)新藥獲批上市,石家莊生產基地開始試運行。
位于石家莊市國際生物醫藥園的綠葉嘉奧制藥石家莊有限公司微球制備車間內,嶄新的自動化生產設備已經就位,技術人員正在仔細地調試著生產設備,為即將開始的新藥生產做好準備。
“綠葉嘉奧落戶石家莊高新區以來,共有5個新藥獲得批復,未來還將有近10個一類新藥在石落地。”綠葉嘉奧制藥研發副總裁田京偉說。
以向“新”力闖出新天地。在石家莊國際醫藥園,這樣的企業還有很多。
在生物醫藥園規劃展館一角,墻上掛著數十塊代表性企業銘牌,右側卻還有十幾塊“白板”。工作人員表示,“空白區域留給將來入園的創新型企業。”
行走在生物醫藥園,許多新建的藥企正逐步充實“空白區域”。
目前,總面積2.8萬畝的生物醫藥園已聚集生物醫藥企業近300家,構建起集研發、孵化、產業化、銷售及配套服務于一體的全鏈條產業生態系統。
一樣的龍頭帶動、產業集聚,也出現在了距離高新區20多公里外的鹿泉區——只不過,產業類型變成了新一代電子信息。
在位于石家莊市鹿泉經濟開發區的中國電科產業基礎研究院先進集成研究所內,工作人員正在加緊生產射頻模塊電路產品。
作為全市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率先突破的承接地,這里聚集了中國電科產業基礎研究院、中國電科網絡通信研究院,以及海康威視等龍頭企業,形成現代通信、集成電路等6條產業鏈,成為全國知名的光電子、微電子和通信產業基地。
近年來,石家莊將生物醫藥、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確定為率先突破的兩大主導產業,同時大力發展先進裝備制造、現代食品和現代商貿物流產業,全力打造五大千億級產業集群,推動現代產業體系加快構建。
握指成拳,通過建鏈補鏈延鏈強鏈,一個個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產業集群正在快速崛起——
在鹿泉區、正定縣等區域,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日趨壯大,吸引越來越多上下游企業落地。
以高新區為重點,以經開區、欒城區、趙縣、晉州市為配套的區域產業布局,形成了以生物技術藥物為引領、化學藥為主體、現代中藥為特色、高端醫療器械為補充的生物醫藥產業體系。
在位于石家莊裝備制造產業園的奇瑞新能源石家莊分公司,工作人員正在加緊生產新能源電動汽車。
此外,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加速向“智造”轉型,現代食品產業“一極兩帶三區多基地”產業格局正在形成,現代商貿物流產業不斷提檔升級……全市五大產業集群蓬勃發展,現代產業體系的“四梁八柱”日益穩固。
鍥而不舍,久久為功。
新一代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兩大產業按下發展“快進鍵”,去年底營收雙雙破千億元;先進裝備制造、現代商貿物流、現代食品產業實現快速增長,開啟百尺竿頭再進步的新征程。
看動力——
項目蓄能 科創筑基
在位于高新區的石家莊晶澳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數智化生產車間,工作人員正在加緊生產自主研發的太陽能高效晶硅電池。
項目建設,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命線。
三年來,全市上下始終堅持“項目為王”的理念,全力以赴謀項目、抓產業、促發展,奮力推動項目建設上臺階、見實效,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穿行于省會重點項目建設現場,一個個大干快上的場景鋪展開來:
塔吊林立、機器轟鳴,工程車輛來回穿梭,建筑工人忙碌作業……從產業項目到園區配套基礎設施,再到基礎設施建設,處處迸發著高質量發展的“速度與激情”。
快推進、早投產、早達效,已成為大家共同的追求。
石家莊晶澳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年產10GW切片及10GW電池項目,從簽約到開工,只用了4個月,從開挖第一鏟土到首條生產線投產,也僅用時6個月,目前已投產運營;
2小時洽談,24小時簽約,一周開始供地,一個月開工建設……河北康譽醫療介入類醫用高值耗材產業園項目不久后即可竣工投產;
東信數字經濟產業園項目2023年5月份開工建設,當年10月份便已竣工投產,并成功引進了航天宏圖、依圖科技等一批數字經濟、人工智能領域的領軍企業;
…………
建設速度不斷刷新的同時,重點項目的“高品質”也愈發凸顯。
產業類項目占比不斷攀升,100億項目、50億項目持續增多的同時,單體投資規模更是在今年首次突破10億元,達到12.3億元,進一步夯實了項目建設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引擎”和“硬支撐”。
YD0_7128-工作人員在為客戶組裝飛機。中航通飛華北公司生產有序推進,努力開創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的新局面。
今天的項目就是明天的產業,今天的創新就是明天的核心競爭力。
近年來,石家莊全力打通創新驅動堵點,不斷優化創新生態,壯大創新主體規模,提升創新平臺支撐力。
依托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等建立技術創新中心,全市省級以上科技創新平臺達452家,位居全省第一;通過出臺“15條人才新政”、設立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人才飛地”等方式柔性引才聚才,引進高層次科技人才70名;打造一批中央創新區,優化整合各類科技資源,構建全鏈條創新系統。
創新不是“獨角戲”,而是“大合唱”。
石家莊積極構建產學研協作新模式,建立完善“京津研發、石家莊轉化”工作機制,推動協同創新和產業協作,提升科技成果區域內轉化效率和比重。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簽署全面合作框架協議,推進聯合科研攻關和成果轉化,河北清華發展研究院正式落戶石家莊,全力推進兩大產業高質量發展。
看活力——
環境優化 近悅遠來
營商環境是一座城市的“軟實力”,也是經濟發展管根本、管長遠的核心競爭力。
緊扣“營造走在全國最前列的營商環境”目標,石家莊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6+1”專項行動和必須打贏“三場硬仗”的重要內容,統籌推進五大環境建設,精心筑“巢”,待“鳳”來棲,全力叫響“石家莊速度”“石家莊溫度”“石家莊力度”的營商環境品牌。
環境向優,離不開一系列“硬核”舉措:
石家莊出臺209條創新提升舉措,在全省率先啟動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立法,并于2023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
全部審批事項100%實現全流程“網上辦”,審批效率躋身全國第一方陣;
定期召開企業家(市民)·市長懇談會,組織市縣領導干部接聽市民熱線,解決了一大批急難愁盼問題;
設立了200億元主導產業發展基金、每年10億元產業發展資金,用真金白銀鼓勵企業創新發展;
在全省率先探索推行招標投標“雙盲”評審改革,讓公共資源交易在陽光下進行,相關經驗做法已在全省全面推廣;
制定出臺“15條人才新政”,連續獲評中國年度“最佳引才城市”,人才發展環境不斷優化;
城發投集團、交投集團和國投集團獲評AAA主體信用等級,水投集團和旅投集團獲評AA+主體信用等級,市屬國有企業集團實現主體信用評級全覆蓋,高信用主體矩陣逐步形成;
打造具有堅強配套能力的低成本化園區,推行區域評估成果共享,在全市19個省級以上園區共完成10類評估成果180項,應用事項2860余次,平均單個項目可節約2個月左右時間;
…………
營商環境好不好,辦事企業、群眾體驗最直觀、感觸最深刻。
“良好的營商環境,讓我們堅定了做大做強的信心和決心。”一然生物常務副總經理周樹彬說,繼一然生物微生物活菌制劑二期、三期項目投產后,四期項目目前也已完成備案,預計年底前開工建設。
“僅用時15個月,綠葉嘉奧石家莊CNS(中樞神經系統)藥物研發生產基地就實現了試運行,這里的發展環境讓我們加快研發生產的信心更足了。”綠葉嘉奧制藥石家莊有限公司工廠總經理王超說。
…………
三年來,越來越多的企業用實際行動“投票”,選擇了石家莊。
上海藥明生物、江蘇華普生物、山東綠葉制藥、杭州海康威視等知名企業來石投資興業,中交三公局第六工程(河北)有限公司、中廣核新能源井陘有限公司等數十家央企二三級子公司落戶。截至今年6月底,我市各類內資經營主體總計143.8萬戶,萬人擁有經營主體數量1357戶。
石家莊更是連續上榜“2022城市營商環境創新城市”“2023城市營商環境創新城市”“2023年度活力城市”,僅2023年以來就入選全國第一批城市更新行動城市、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等20多個國家級試點,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再突破、再提升、再上新臺階,迎來多重發展機遇。
滹沱奔流,回蕩鏗鏘發展跫音。太行聳立,見證日新月異征程。
在高質量發展的賽道上,我們一路跋山涉水,勇毅前行。錨定經濟總量過萬億目標,我們與時間賽跑,我們用實干作答,也必將寫就現代化、國際化美麗省會城市新的瑰麗篇章。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