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累了,想找個地方給大腦松松勁。逛街吃飯、密室打本,不如來個“文化spa”。這不,最近保定涿州的年輕人就找到了一種“去班味兒”的新途徑——上青年夜校。
夜校又被稱作是“成年人的少年宮”。在涿州,上青年夜校已經成了年輕人的一個潮流。白天追光,夜晚逐夢,每晚七點到九點,正是學習充電的好時光。
手工編繩盡顯心靈手巧、茶藝培養能讓人細致沉著、職場心理教你做好職業規劃……目前,涿州的青年夜校已經開了古琴演奏、茶藝分享等十六門課。(古琴演奏、茶藝分享、手工編繩、傳統剪紙、五絕指針療法入門、聲樂、手工布藝、吾同瑜伽普拉提、形體、羽毛球興趣班、職場心理學、小提琴演奏、古箏演奏、公考輔導、國際象棋入門、小兒推拿實用手法)授課老師都很專業,每天兩個小時的深度學習,全部都是免費的。誰想要報名,只需要通過“涿州市文化館”公眾號進行預約就行。不過目前的課程很火爆,基本在放出后兩個小時內就會被搶光。
剪紙學員韓鈺文:“我比較喜歡這種有文化底蘊的活動,在剪紙過程中,它能使我安靜下來,身心也得到了放松。在剪紙的這一段時間中,我既提高了自己的審美能力,還學到了本領,感覺挺不錯的。”
涿州的青年夜校這么受歡迎,是因為在籌備的時候就下了很大的功夫。
涿州市文化館館長范亞菊:“我們前期做了很多調研,本著‘青年點單、夜校下單’的原則,及時滿足青年朋友們的需求?!?/p>
最近《河北新聞聯播》報道了一些地方夜校爆火的新聞。自7月份舉辦以來,涿州青年夜校已經服務了1400多人次,接下來還會及時收集學員的反饋,優化改進課程內容和教學模式,更多更好地為青年提供有趣、有用的精神大餐。
統籌:賈明偉
文案:史雅楠
制作:熊慶 李雄飛
配音:孫文娟
拍攝:涿州市融媒體中心 彭冰潔 趙靖濤
鳴謝:涿州市融媒體中心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