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順利合龍
中鐵山橋為世界首座千米級雙層斜拉—懸索橋貢獻河北力量
公司承制了大橋30個整體節段的鋼桁梁,共計長度約761米,覆蓋了懸索區、斜拉區、交叉區三個區域
河北日報訊(記者孫也達 通訊員董海巖)8月27日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兩側的節段鋼桁梁焊接完成,中鐵山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鐵山橋”)參建的世界首座千米級雙層斜拉—懸索協作體系大橋順利合龍。
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總長11800余米,總投資約72億元。其中,主跨長度988米,采用斜拉—懸索協作體系方案建設,跨度位居公鐵分層布置的同類橋型世界之首。同時,大橋具有“高速公路、貨運鐵路、城際鐵路”三種過江功能,采用“6車道高速公路+4線鐵路”合建模式。公、鐵荷載總和換算后相當于28車道公路載荷,總重在世界公鐵兩用橋中位居前列。
“大橋具有跨度大、荷載重、結構新的特點,為此選用了斜拉—懸索協作體系進行建設,成功解決了荷載重與跨度大的矛盾點。”中鐵山橋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項目總工程師王哲旭說,這種協作體系兼顧了斜拉橋的穩定性和懸索橋的跨越能力,公司承制了大橋30個整體節段的鋼桁梁,共計長度約761米,覆蓋了懸索區、斜拉區、交叉區三個區域。
在鋼桁梁生產過程中,中鐵山橋采用數控下料切割、板單元自動組裝和智能焊接、桁梁桿件數字化制造、連續匹配拼裝、數字測量等先進技術,保證零件下料尺寸精度、板單元組裝精度、節段拼裝精度和焊接質量,為大橋高質量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因不同區域的鋼桁梁受力體系不同,剛度差異大,線性控制難度很高。”王哲旭說,中鐵山橋采用懸吊方式在交叉區進行合龍施工,并在懸吊段主梁與兩側斜拉段主梁的兩個合龍口同步安裝,此種施工方式在斜拉—懸索體系橋型建設中尚屬首次。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