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在冀凱河北機電科技有限公司,員工操作數控設備進行產品生產。 記者 張 震 攝
9月7日一早,在冀凱河北機電科技有限公司數字化機加車間里,立體加工中心操作工郭碩站在新增的數控設備前,熟練地在電腦屏幕上打開企業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在個人首頁查看當天的生產計劃,根據工藝要求將加工程序下達到數控設備,開始加工作業。
他所操作的這個系統是首批通過市級驗收的全新升級的微目思(WIMS)全信息化智能管理系統(6.0版本)。這一項目是石家莊市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項目之一。
近年來,特別是2023年6月入選國家首批30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之后,石家莊市在中央和地方財政的大力支持下,加快推動制造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發展邁進,越來越多的企業積極擁抱數字化變革,加快“智改數轉”,為企業降本增效的同時,帶動全市制造業產業轉型升級向更高端邁進。
數字賦能
生產經營全過程更“智慧”更高效
工業企業的生產經營是一個復雜過程,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進步,轉型升級一直“在路上”。
冀凱河北機電科技有限公司是集研發、制造、銷售及服務于一體的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是礦山裝備的專業供應商與服務商。在信息化建設方面,起步早、進步快,還自主研發了一套實用性強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帶動了行業企業發展,先后被評為河北省兩化融合示范企業、國家兩化融合貫標試點企業、國家制造業信息化科技工程應用示范企業。
“信息技術日新月異,我們的信息化管理系統也在與時俱進,不斷地升級和完善。”冀凱河北機電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郝夢瑤談到自家企業的微目思(WIMS)全信息化智能管理系統(6.0版本)滿臉自豪。她說,此次企業專門購置了信息采集、分析、應用等儀器設備和自動化加工設備,進一步提升管理系統的精益化、數字化水平,并進一步拓展系統功能,完善研發設計、計劃排產、質量檢測、數據可視化、物料管理、人員管理等各個方面,實現全鏈條、全過程的“完美升級”。
她舉例說,轉型前,數控生產設備加工程序與系統不連通,需人工在其他電腦上編輯之后,通過U盤等數據載體傳輸至數控設備中。轉型后,企業升級了傳統生產設備,新增數控設備2臺,搭配無線傳輸模塊,實現信息化系統與自動化生產設備相互通信,實現車間數控設備與系統連通率達到100%。
無獨有偶,石家莊市專業從事電力系統的自動化產品軟硬件研發、銷售、服務的高科技型企業——河北為信電子科技公司,也通過企業數字化綜合集成應用項目,打破企業內部一個個數據壁壘,聯通不同部門的“信息孤島”,實現硬件、軟件系統的智能辦公與管理,實現流程化、網絡化、數字化,以及線上、線下雙模式企業經營運轉模式。
當然,像這樣的企業還有很多,通過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使得生產制造和經營管理各環節變得更“智慧”、更高效,實現企業轉型升級,形成新質生產力。
樹立“標桿”
對605家試點企業進行數字化改造
數字化轉型是一場深層次、全方位的變革,是大勢所趨,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2023年6月,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啟動了全國首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申報工作,石家莊市被列為全國首批30個城市試點城市之一,最高獲得1.5億元獎補資金。
石家莊市的總體目標是:聚焦生物醫藥、新一代電子信息、先進專用設備、現代食品四個細分行業,以規上企業為重點,兼顧規下專精特新(含創新型)中小企業,利用2年時間,對605家試點企業進行數字化改造,實現規上企業數字化二級及以上占比達到94%以上,規下企業數字化二級數量有明顯提升,打造鏈式”轉型典型案例8個,建設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20個,培育“小燈塔”標桿企業30家,推動試點企業上云用云350家,通過樹立“標桿”“樣板”,打造示范亮點,推動“改造一批、帶動一片”,“穿點成線、連線成面、聚面成體”,為全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石家莊樣板”。
為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工作,石家莊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強化政策引領。制定了《石家莊市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工作推進方案》《石家莊市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企業項目驗收操作規程》系列文件,先后舉辦了全市試點工作啟動大會、企業家專題培訓會、對標提升推進會、供需對接交流會、“政策找企業”系列活動,上線了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服務平臺,印制發放1000余份政策明白紙,組建了50名專家團隊,公開遴選40家服務商,建立市、縣聯動推進機制,推動試點工作向縱深發展。
整合服務資源。公開征集賦能服務資源,優選服務商和“小快輕準”服務產品,為試點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采取“小步快跑”“精準對接”“迭代更新”多種方式,做到快簽約、快部署、快驗收、快兌現,為企業送去“及時雨”。
構建轉型生態。持續深化數字化轉型人才選育,面向試點企業遴選50名數字化轉型優秀高管,聘請工信部專業培訓機構組織“走出去”,赴長三角等先進地區參觀見學、系統輔導;從試點企業中篩選300名主管采取“請進來”方式進行專門輔導;同時,通過分區域示范觀摩培訓、“手把手”實操技能培訓,幫助企業培訓600名數字化技術專員,教會業務骨干管理應用。
此外,石家莊市采取“先實施后補助”的方式予以獎補,重點在試點企業軟件產品、上云用云、數采設備和診斷培訓四個方面支出予以補貼。此外,還將重點獎勵轉型成效顯著的企業。
打造“樣板”
以“智改數轉”促工業高質量發展
借數轉型,邁向高端。
當然,數字化轉型也非一朝一夕之功。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健全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制度,對加快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作出新的部署。
“全市工信系統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省委十屆六次全會、市委十一屆七次全會精神,按照國家和省市試點城市建設工作部署,全力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試點工作,助力全市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全市的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工作正在穩步推進,并已取得一定成效,下一步石家莊市將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持續深化“政策找企業、石惠數字化”系列活動。一手抓普及、一手抓提升,對重點縣(市、區)組織分片、分行業集中開展觀摩培訓,選取當地示范企業、典型應用場景組織數字化試點企業“看樣學樣”,觀摩交流,其他縣(市、區)就近組織參加集中觀摩培訓,確保各片區培訓有序推進,確保分片分批全覆蓋。
堅持邊推進、邊完善、邊總結、邊提升。加快推動“改造一批、帶動一片”,乘勢而上、善作善成,緊密結合改造企業、服務資源實際,系統梳理細分行業典型案例、應用場景和特色做法,促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穿點成線、連線成面、聚面成體”,切實為全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石家莊樣板”。
深度融合,贏在未來。希望更多企業搶抓機遇,借力“智改數轉”,實現一次“華麗轉身”,形成更多新質生產力,為全市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記者 范玉蕾)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