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工業遺產第六批名單確定,河北滄州化肥廠工業遺產群和任丘古潛山油田兩處工業遺產入選。
第六批國家工業遺產擬認定名單(部分)。截圖自工信部網站
■ 滄州化肥廠
滄州大化工業遺存文化區。截圖自新華社視頻
滄州化肥廠有中國引進的最早的現代化化肥廠生產線,1977年建成投產,填補了國內尿素生產空白。企業進口的大化肥裝置,成為當時滄州市的地標性建筑,高聳入云的造粒塔與管廊縱橫的化肥裝置構成了“工業森林”。特別是造粒塔排風管道的“塔帽”設計獨特,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經改造修復的化肥廠工業遺存展示區(滄州大化工業遺存文化區),包括工業遺存核心區、工業遺存復育街區、清池公園區,成為人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實現了工業遺存的活化再利用。
滄州大化工業遺存文化區。截圖自新華社視頻
今年,相關部門將廠區內保留的部分建筑、物件申報為國家工業遺產,主要包括電氣儀表、機械備件庫、散裝倉庫、建廠資料匯編、投產二十周年簡史、13套引進的大型化肥裝置建設資料手冊、日產1000噸合成氨裝置工藝流程及設備圖冊等檔案資料等。
■ 任丘古潛山油田
圖片來自華北油田時空微信公眾號
1975年,任丘古潛山油田以任四井的發現揭開神秘面紗,拉開了冀中平原石油大會戰的序幕。自此,華北油田確立了“古潛山”等新概念新理論,建成中國最大的古潛山碳酸鹽油田。近年來,華北油田加強對任丘潛山重要井站、任四井紀念館、礦區歷史建筑等實體核心物項的保護利用,把任丘古潛山油田打造成為展示石油精神和優良傳統的重要窗口。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