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承德網訊(記者馮翠昕、趙可會)10月11日,一項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在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道壩子鄉產生。14名技藝精湛的傳統手工藝匠人齊聚一堂,他們以當地傳統的純手工漏粉工藝,共同制作出了長達500.152米的馬鈴薯粉條。這一數字不僅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更成為當地乃至全國馬鈴薯產業的一個新的里程碑。
▲圖為挑戰現場。和合承德網記者 李國強 通訊員 勞志剛 攝
圍場道壩子鄉成功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最長的馬鈴薯粉條”這一壯舉,不僅展示了中國傳統手工藝的魅力,也彰顯了圍場馬鈴薯產業的獨特優勢和創新精神,向世界展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產業相結合的魅力。
英國吉尼斯世界紀錄官方認證官親臨現場,對整個挑戰過程進行了嚴格的監督和認證,最終宣布挑戰成功,將這一榮耀時刻永遠鐫刻在世界紀錄的史冊上。
▲圖為吉尼斯世界紀錄稱號頒發現場。和合承德網記者 李國強 通訊員 勞志剛 攝
為慶祝這一歷史性時刻,圍場還精心策劃了一系列配套活動。在全國唯一的縣級馬鈴薯博物館內,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土豆盛宴,來自各地的嘉賓和游客們品嘗到了各種口味獨特、制作精美的土豆美食,深刻感受到了土豆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為進一步激發土豆產業的活力與創造力,還舉辦了2024“薯”王爭霸賽,吸引了眾多土豆種植戶、土豆育種和加工企業的積極參與,通過比拼種植技術、產品質量等方面,選拔出真正的“薯王”,為圍場的土豆產業注入新的動力。
如今,圍場擁有優質種薯繁育企業21家,標準化脫毒種薯擴繁基地15萬畝,從脫毒苗、原原種到優化各階段規?;a工藝,優良品種實現了全縣所有耕種面積的全覆蓋,同時優質種薯銷往全國各地,已成為中國北方重要的馬鈴薯種薯研發基地和繁育中心。
目前,圍場馬鈴薯種植面積穩定在65—75萬畝,總產量165至200萬噸,總產值23—25億元。馬鈴薯播種面積占河北播種總面積的21.8%,全國播種面積的0.93%,全產業鏈產值約35億元。圍場馬鈴薯加工企業現有9家,帶動1.1萬人在家門口就業,馬鈴薯產業帶動戶均增收2萬元。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