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鑄魂 齊心筑夢”——勞模工匠進校園、同上一堂思政課活動走進河北大學
勞模工匠事跡激勵學子勇毅前行
河北大工匠劉洪吉講述工匠故事
河工新聞網訊(記者呂新生 通訊員李柢)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一句句質樸而撼動心靈的話語,一段段多年磨礪沉淀下來的人生感悟,不時激起在場學子的陣陣掌聲。10月17日下午,“凝心鑄魂 齊心筑夢”——勞模工匠進校園、同上一堂思政課活動在河北大學圖書館報告廳精彩上演,600余人的報告廳座無虛席。
由省總工會、省教育廳聯合舉辦的“凝心鑄魂 齊心筑夢”——勞模工匠進校園、同上一堂思政課活動,旨在將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火種播撒于校園之中,以勞模工匠的事跡激勵廣大學子勤奮好學、勇毅前行。活動中,首屆大國工匠年度人物、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技術能手、中國電科網絡通信研究院高技能帶頭人夏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河北大工匠、國網河北電力有限公司超高壓分公司輸電帶電作業班班長劉洪吉,分別與師生們分享了他們在工作中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精彩故事。
“384400公里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離,65米是射電望遠鏡的口徑,光碼盤的裝配精度0.004毫米是屬于我的榮耀。”“我是一位長期在微米維度工作的人,親手裝配的天線,亮過‘天眼’、指過‘北斗’、送過‘神舟’、護過‘戰艦’。我和團隊成員用一次次極致的磨礪,提升著‘中國精度’。”活動中,夏立以《巧手成就卓越,匠心創造非凡》為題,講述了他從業30多年的工作經歷和勞動故事, 并分享了他對于工匠精神的理解和感悟,那就是“在于知,在于行。其力雖微,精工至善。則孜孜不倦,薪火相傳。”
“攀上40多米的高塔進行多項技術操作,第一次我用了30多分鐘。經過無數次練習后,我只用7分鐘”“我們用3年多的時間研究出一項創新作業方法和一整套工具,我們稱它為‘空中電梯’,它是無人機和電動升降裝置的結合。原來這項工作需要4個人,現在僅需1人,而且不再爬塔和走線……”劉洪吉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多年來踐行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工作經歷、主要事跡和取得的成績。最后,他與大家分享了他最喜歡的一句話:“你必須非常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活動中,夏立、劉洪吉被河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聘為兼職思政課教師,河北大學黨委副書記徐建民為他們頒發了聘書。“今天的宣講活動,不僅是一次勞模工匠故事的分享會,更是一堂生動、深刻的勞動教育思政課。通過聆聽勞模工匠的感人故事,師生們深刻感受到工匠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這對于堅定理想信念、培育卓越技能、爭做新時代的大國工匠,具有重要的意義。”徐建民說。
活動開始前,河北大學的大學生們紛紛在“匠心閃耀”工匠墻上簽名致敬。“匠心閃耀”工匠墻上印有我省60名勞模工匠的照片和簡介。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