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精心抽組15個學科、50余名專家骨干,特邀解放軍總醫院專家共同編組白求恩醫療隊,赴河北平山縣多地開展“聯勤軍醫老區(邊疆)行”義診活動,為老區群眾送醫送藥送健康。
義診現場
10月15日至22日,醫療隊專家深入河北平山縣西柏坡鎮北莊村、崗南中心衛生院、古月鎮洪子店村等地,為當地群眾看病就醫提供便利。在一周的時間里,醫療隊累計行程800多公里,義診1500余人次,發放藥品23種,測量血壓460余人次,做超聲、心電圖660人次。
白求恩醫療隊隊員李曉明詳細問診
義診現場,前來咨詢的群眾絡繹不絕。專家們耐心問診、仔細查體、詳細解答、開出藥方。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醫師李曉明耐心細致為每一位居民進行檢查和診斷,根據其身體狀況、既往病史等情況提供專業的診療建議。
骨科主任醫師步建立手拿叩診錘,輕輕地敲在病人腿上,在專業手法的操作下,三兩下就摸清了病情概況。開出診療方案、告知服藥注意事項后,他留下聯系方式,方便居民咨詢病情。
解放軍總醫院第八醫學中心呼吸與危重癥科主任醫師高紅梅的診桌前,總會排滿慕名而來的居民,她仔細詢問病情,宣教衛生防病知識,主動與老區群眾“攀親戚”。
崗南中心衛生院義診現場
“老區群眾缺少看病的意識,有病都扛著,結果越扛越嚴重,小病成大病。”高紅梅表示,通過開展巡診,能幫助群眾及早發現病情,及時就醫。
義診如火如荼地進行,帶教工作也有序開展。醫療隊專家和當地醫生并肩而坐,分享治療思路、探討診療方案,將多年的臨床經驗傾囊相授。平山縣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楊敏跟隨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矯樹生學習后收獲滿滿。“矯主任講解了一些診療思路,讓我豁然開朗。”
義診間隙,醫療隊專家還走進門診、病房,開展技術交流和幫帶,為住院患者詳細查體,明確講解各項檢查的必要性,為基層醫生上了“生動一課”。
翻山越嶺、進村入戶、上門巡診……在河北平山這片紅色圣地,專家醫療隊兵分多路走進多個村落送醫巡診,主動走進年紀大、行動不便的老人家中,為當地老黨員問診查體、聯合會診、送藥到家。
上門巡診
“謝謝你們掛念我,走這么遠的路來看望我。”91歲高齡的老黨員張米風,身患多種慢性疾病,飽受病痛折磨。在老人的床前,多學科專家為老人進行聯合會診,并把詳細治療方案和注意事項告訴家屬,再三叮囑治療用藥,臨行前還為老黨員贈送醫療小藥箱。
入戶為老黨員詳細查體
“每一次慰問義診都是一次精神洗禮,一定要把老黨員的身體健康保護好、把他們的故事傳播好、把他們的革命精神傳承好。”干部病房副主任醫師陳靜說道。
在平均海拔3850米的西藏洛扎縣,“聯勤軍醫老區行(邊疆)”義診活動同步展開。
西藏洛扎義診現場
期間,醫療隊深入拉郊鄉德瑪隆村、生格鄉木村等地開展醫療服務活動,將優質的醫療資源帶到邊疆,以實際行動踐行使命職責,為邊疆人民的健康保駕護航。
義診現場,隊員們認真接待每位前來就診、咨詢的群眾,對診斷明確、病情輕微的患者開處方、贈藥品,對診斷不明確的患者反復叮囑做進一步檢查治療,對常見慢性疾病患者仔細講解調養注意事項。
期間,醫療隊跨越300余公里,為當地群眾義診174人次,心電圖檢查36人次,做血糖、血壓檢查43人次,超聲25人次。
服務革命老區,心系百姓健康。
多年來,白求恩醫療隊情系老區群眾,足跡遍布河北、山西、河南、新疆、內蒙古、西藏等地。下一步,醫院將把開展義診活動作為傳承、弘揚優良傳統的具體實踐,進一步加強與基層醫院的聯動協作,開辟遠程會診、專家幫帶、進修見學等綠色通道,讓優質醫療資源為老區人民健康護航。(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耿建擴 陳元秋 通訊員陳江文 張彬楠 馮雨茁)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