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河北雄安新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7年多來,雄安新區拔節生長,未來之城初具規模。
今天起,本臺推出常態化專欄《拔節生長看雄安》,全方位展現雄安新區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努力創造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標桿的探索與實踐。
一年前的今天,雄安新區推出《關于打造創新高地和創業熱土聚集新人才的若干措施》,簡稱"雄才十六條"。它的公布實施,展現出雄安新區人才引進的新思路和大格局,也讓人才和城市實現"雙向奔赴"。數據統計,今年以來,3.79萬名創新創業人才扎根雄安。未來之城,活力涌流。《拔節生長看雄安》,今天來看《"雄才十六條"構筑創新高地 招才引智耕耘創業熱土》。
河北廣播電視臺記者 趙翔:
我現在來到了雄安新區人工智能產業項目路演現場,本次路演共有25家人工智能領域企業參加,向投資機構展示他們在大數據、大模型、智能制造等領域的最新創新成果。
李泉是清華大學汽車安全與輕量化團隊的負責人,他們帶來了一款自動駕駛汽車安全性數字化測試工業軟件。路演剛結束,就有好幾家投資機構主動前來對接。
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博士后 李泉:
像我們這種初創的團隊,不缺技術,缺的是資源。新區給了我們這些資源的話,可以快速地助推我們把這些東西做到一個落地化的程度。
路演結束后,李泉馬上詳細了解新區注冊的各項手續,準備盡快將團隊落戶新區。
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博士后 李泉:
跟雄安新區科學園的同事在對接的時候,感受到了雄安新區對于這些創業團隊的大力支持,感受到了這片熱土的創業熱情,所以吸引我們過來。
因為一場活動,走進這座城市,感受它的魅力,最終實現人才與城市的雙向奔赴。雄安新區創新招才引智形式,今年以來,通過組織各類特色招才引智活動,吸引了3萬余名各類人才來到這里。
就在不久前,"聚雄才·創未來"京雄科技人才協同創新交流會成功舉辦,會上詳細介紹了新區的產業和人才政策,向來自京雄兩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科技型企業的上百名青年人才、科技型人才發出誠摯邀約。
北京融頤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柳培虎:
今天的活動讓我們對雄安的認知又有了提升,我看到了這么多優惠政策,這么多文件,我都已經動心了。
"雄才杯"創新創業賽事已經舉辦了19場次,參加路演的500多個人才創業項目中,110多個項目獲獎。主辦方邀請百余家投融資機構現場與創新創業團隊對接,打通融資渠道,已有50多個項目落地雄安。
雄安新區黨群工作部人才工作組組長 唐普亮:
組織各類人才到雄安來,首先是了解雄安,進而選擇雄安,扎根雄安,加快形成人心向往、要素匯聚、合力共建、共同發展的局面。(為)打造新時代的創新高地和創業熱土,提供堅實的人才智力支撐。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