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三地工會簽署《京津冀工會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行動方案》
“三大行動”帶領三地職工攜手向“新”而行
河工新聞網訊(記者高會坡 哈欣)每年開展1個行業(系統)勞動競賽,每年選樹3家京津冀大工匠學院,每年組織三地“勞模工匠助企行”專項行動……近日,京津冀三地工會簽署《京津冀工會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行動方案》,以建設一流產業技術工人隊伍為目標,以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為主線,深入開展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建功立業、育工筑匠、建圈強鏈等“三大行動”“九項工作”,更好服務和保障京津冀協同發展大局。
聚焦經濟建設主戰場,實施建功立業行動?!斗桨浮访鞔_,圍繞推進京津冀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深入開展新質生產力勞動和技能競賽,每年開展1個行業(系統)勞動競賽,覆蓋職工10萬人次以上。同時,突出“高精尖缺”,在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航天航空、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等產業開展職業技能競賽,每年開展2—3個職業(工種)技能競賽。此外,圍繞實現傳統制造業改造升級,在鐵路、建筑、電力、鋼鐵、國防科技工業等行業賽道,開展以安全生產、提高質效、創新技術、節能減排等為重點的班組創先爭優競賽活動,每年推出10個左右的“京津冀優秀班組”。
聚焦技能提升大平臺,實施育工筑匠行動。根據《方案》,京津冀三地工會將采取資源共享、平臺共建、人才共育的合作模式,在現有工匠學院中,每年選樹3家京津冀大工匠學院,更廣泛面向京津冀區域內職工開展職業教育培訓。同時,重點突出職業類院校,開展學院聯盟創建活動。在培育選樹“京津冀大工匠”時,突出競賽激勵機制,京津冀三地勞動和技能競賽項目冠軍經三地工會共同審定后可命名為“京津冀大工匠”。依托全國總工會職工之家APP、技能強國平臺和京津冀三地工會APP等,強化短視頻、網絡課件、線上交流等多個方面優質內容供給,實現京津冀三地職工創新成果、技能課程共享共用。此外,將實施“閃亮工程”,充分運用人工智能技術,突出新質生產力、新型工業化、數字中國、制造強國等相關的領域和工種,逐漸點亮京津冀三地勞模工匠、工匠學院、創新工作室、實訓基地等品牌項目。
聚焦創新創造新動能,實施建圈強鏈行動。根據《方案》,京津冀三地將通過創建京津冀三地勞模和工匠人才(職工)創新工作室聯盟、暢通職工創新成果轉化渠道、開展京津冀“勞模工匠助企行”活動,圍繞京津冀三地重點產業鏈及鏈主企業、上下游企業,加強群眾性技術創新工作,有效整合資源,強強聯合、聚點成線,進一步彰顯集群效應。促進交通、建筑、服務、制造等行業間互聯對接,推動每年建成2—3對行業間創新工作室聯盟。采取線上(在全國總工會職工之家APP開設專區)與線下相結合方式,每年舉辦1次三地職工創新成果展示和技術交流活動,評選10個左右京津冀優秀創新成果。統籌京津冀三地勞模工匠資源,每年組織三地“勞模工匠助企行”專項行動,幫助“專精特新”企業和中小微企業解決技術難題,助力職工提升技能水平。
“此次三地工會簽署的《方案》突出產業協同、人才共育、集群效應。”省總工會有關負責人表示,《方案》旨在緊密圍繞產業協同發展,加強統籌、整合資源,互學互鑒、互促互進,充分發揮工會優勢,打造與新質生產力發展相匹配的新型勞動者隊伍,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