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竹板,大舞臺,臺上臺下樂開懷,二十屆三中全會開,宣講快板唱起來,改革藍圖已繪就,目標明確有方向……”初冬時節,河北省涿州市“文化惠民大篷車”文藝志愿服務宣講團走進清涼寺街道華陽社區,一陣節奏明快的快板聲拉開了演出的序幕。歌曲、舞蹈、戲曲等一個個自編自創的文藝節目,潛移默化中將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送到群眾心中。
涿州市將宣講與文化活動、體育市集等相結合,依托“理響涿州”理論宣傳平臺,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精心組織、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宣講活動,全面掀起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熱潮。
在線下,“走基層”“五老紅色故事”“老兵故事”“巾幗建功”等宣講團結合群眾生產生活特點,將“講桌”搬到田間地頭、工廠車間等陣地,用通俗易懂的地方語言進行講解,就如何貫徹落實全會精神與黨員群眾交流討論,使宣講更接地氣、更有“鮮味”。
范陽醫院黨支部書記周倩在刁窩鎮刁二村何忠啟家的庭院里與村民圍坐在一起,深入淺出地講解黨的創新理論;市委黨校培訓中心講師任雪嬌,在新華書店圍繞全會精神開展宣講,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新變化、新機遇……
同時,涿州市也在線上不斷發揮移動新媒體平臺的傳播優勢,通過“理響涿州”微宣講、指尖課堂、云課堂、抖音號、視頻號等及時發布全會精神,全面加強互動交流,實現理論學習成果交流反饋良性循環。
截至目前,線上方面,“理響涿州”系列云課堂已發布66期,“理響涿州”抖音號和視頻號發布云課堂宣講355期,“微宣講”發布823期,“指尖課堂”發布460期。線下方面,全市各宣講團隊開展“六進”基層理論宣講活動1800余場,受眾近6萬人次。接下來,涿州市將持續創新宣講形式和傳播路徑,深入推動全會精神深入人心,不斷將黨的創新理論轉化為助推全市高質量發展的工作實踐。
(本報記者 耿建擴 陳元秋 本報通訊員 高長安)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