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用足用好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機遇,強化協同創新和產業協作,更好吸引京津科技成果孵化轉化產業化,讓新質生產力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在廊坊開發區首都航天機械有限公司廊坊增材制造分公司,一件被譽為火箭"心臟"的火箭發動機被放在展廳的顯要位置。這件火箭發動機全都是靠3D打印制作完成的。
首都航天機械有限公司廊坊增材制造分公司總經理 倪江濤:
完全的數字化,短流程、低消耗、綠色制造,像我們的結構承力長征五號捆綁基座,連續十余次在國家的重要工程長征五號上,已經實現了它的成功保駕護長(長征五號)。
倪江濤介紹,公司未來將持續加大對制造能力、技術研發的投入力度,積極開拓商業航天、精密零件、汽車制造等應用領域,快速形成產業規模,努力成為國內領先的增材制造技術產業化公司。
首都航天機械有限公司廊坊增材制造分公司總經理 倪江濤:
在北京是原創研發,研發中心為主,我們在北京主要實現"0"到"1"的突破,而放在廊坊這兒,主要實現"1"到"10",甚至"1"到"100"整體的這種跨越發展和規模發展。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廊坊開發區瞄準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生物醫藥等主導產業,推進京津創新資源共建共享共用,全面打通京津科技成果落地轉化"全鏈條"。聚焦增加科技創新有效供給,他們整理出資金獎補、減稅降費、行政執法、要素保障、貸款貼息等5大類46條惠企政策,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委員 管委會副主任 丁勇:
為促進科技成果加速轉化,今年前三季度,累計161家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加計扣除金額6.96億元,推動了科技型企業"升級創標",賦能實體經濟發展。
在京南·固安高新區環保產業園,國科賽賦河北醫藥技術有限公司借協同發展之勢,圍繞"京津冀"合理布局,北京總部側重對外商務,固安基地專注生產研發,短短幾年就發展成為京津冀地區規模最大的非臨床藥理毒理CRO研究機構。目前,企業三期項目基因治療藥物研發服務中心已實現主體封頂。項目建成投產后,國科賽賦業務將擴大到基因治療藥物臨床前生物學研發領域,帶動廊坊生物醫藥、疫苗、醫療器械等大健康產業發展。
國科賽賦河北醫藥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 董延生:
重點是聚焦在以細胞基因、小核酸等等這些高度創新的生物藥產品。這樣的話,對以固安為中心的,向我們四周輻射到廊坊以及京津冀三地整個的生物藥,尤其是創新生物藥的這個研發的支撐是起到一個巨大的作用。
近年來,廊坊深度對接京津創新資源,加快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燕郊中心建設,打造科研中試、企業孵化、產業加速等創新創業空間。今年以來,新增省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4家,總數達到35家。全市技術合同成交總額230.57億元,同比增長67.8%;其中,吸納京津技術合同成交額71.27億元,同比增長203.8%。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