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0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民工服務保障工作的意見》。意見要求多措并舉促進農民工就業,并提出“擴大養老、托育、家政等服務業就業規模”“支持和規范發展新就業形態,培育壯大勞務品牌”“廣泛開展區域間勞務協作,擴大有組織勞務輸出規模”等具體舉措。(據新華社11月23日報道)
山西的“呂梁山護工”、甘肅的“岷歸藥工”、廣東的“粵菜師傅”、廣西的“八桂米粉師傅”、重慶的“巴渝大嫂”……勞務品牌具有地域特色、行業特征和技能特點,在穩就業保就業、推動產業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經過積極培育,全國勞務品牌數量已有2300多個,帶動了一大批農村勞動力實現就業、創業。
勞務品牌意味著就業容量大,從業人員多,就業更加穩定,收入水平更高,權益更有保障。以甘肅的“岷歸藥工”勞務品牌為例,該品牌橫跨中藥農業、中藥加工業和中藥服務業三大產業,從業人員17.36萬人,占全縣勞動力的69%,年輸轉勞動力2.8萬人。這樣一組數字,不僅說明了勞務品牌對于農民工高質量就業的帶動作用,也展現出勞務品牌在特色產業發展上的推動作用。
一個勞務品牌,就是一張閃亮名牌、一個金字招牌。“河北福嫂”“清河絨業人”“趙州梨農”“承德好聲音”“晉州紡織工”“藁城宮匠”“安國中藥工”……截至目前,河北的省級勞務品牌已達100個。眾多具有鮮明地域和行業特色的勞務品牌,傳遞出河北人勤勞樸實、創新進取的精神品格。與此同時,隨著一個個河北勞務品牌知名度、認可度和美譽度的不斷提高,其帶動農民工就業、農民增收致富的品牌效益正持續顯現。
“能吃苦、技術好,既放心又貼心。”“河北福嫂”憑其過硬的專業技能和優質的服務走俏京津家政市場,進而成為北方知名的勞務品牌,累計帶動13萬婦女就業。依托縣域產業優勢,晉州市多年培養壯大的勞務品牌“晉州紡織工”,直接和間接帶動就業約10萬人。宮面、宮燈、宮酒、宮米,“藁城宮匠”勞務品牌產業年產值52億元,帶動周邊近12萬人就業。事實證明,培育壯大特色勞務品牌,就是在促就業、惠民生、助發展。
打造一個品牌,帶一片就業,強一域經濟,富一方百姓。打造更多冀字號勞務品牌,是一項系統工程。開展技能培訓、制定行業標準、設立扶持資金、做好權益保障、加強校企合作……在這個過程中,政府支持、行業發力、群眾參與缺一不可。多措并舉不斷提升勞務品牌數量和質量,越來越多的冀字號勞務品牌將如“河北福嫂”一樣,走出河北、走向全國。(蔡曉輝)
來源:河北日報客戶端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