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就像實體經濟的“經絡”,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對于構建高效順暢的流通體系、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更好支撐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如何推進物流提質增效降本?如何發揮好物流中心的功能作用?如何增強物流產業鏈核心競爭力?在京津冀地區擁有獨特區位優勢的河北省廊坊市正在以建設現代商貿物流中心為目標積極解題。
河北廊坊區位優勢顯著,一小時交通圈覆蓋首都國際機場、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天津濱海國際機場和天津港,域內9條鐵路、13條高速公路經過;政策優勢突出,《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河北省建設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產業優勢明顯,8家快遞企業區域總部或區域分撥中心落戶,快遞日均中轉1000萬件……近年來,廊坊市發揮既有優勢開拓新局面,努力打造中國北方現代商貿物流發展新高地。
快速發展中也面臨不少問題:服務區域、輻射全國、聯通全球的網絡支撐能力不強;產業發展規模集聚效應不佳、質量不高;全方位的多式聯運體系尚未形成;商貿物流產業與農業、制造業等相關產業融合水平不高。如何發揮優勢?如何破解問題?商貿物流發展新高地如何建設?
頂層設計 明晰定位
“嗚——”汽笛長鳴,一列滿載900噸貨物的列車從廊坊陸港物流園緩緩駛出,通過海鐵聯運模式去往韓國仁川。“目前,我們累計開行中歐班列、中韓海鐵國際聯運班列5列,運輸貨物5000余噸,貨值超2000萬元。”廊坊時代空港集團副總經理、廊坊陸港物流園項目負責人張超說。
從廊坊陸港物流園放眼望去,一邊集運繁忙,另一邊施工正酣。寬敞的施工現場,5臺樁機一字排開、同時啟動,將一根根30米長、數十噸重的承重柱依次夯入設計圖紙標注位置。“項目設計總樁數超過2300根,目前已經完成1700余根。”張超說,建設團隊將嚴格落實施工計劃,確保每個環節的質量和安全。該項目全部建成后,預計年貨物吞吐能力達1000萬噸,實現產值10億元,納稅5400萬元,將為促進京津冀地區的物流業發展及區域經濟增長提供有力支撐。
廊坊陸港物流園項目快速建設和運營,是當地通過強化頂層設計,優化產業布局,快速打造“兩樞紐、三基地”現代商貿物流產業升級版的重要成果。目前,廊坊已初步形成鐵路、跨國公路、境外鐵路、水路相結合的國際聯運模式。
廊坊市現代商貿物流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萬惠蘭介紹,廊坊編制《廊坊市現代商貿物流產業發展規劃(2023—2030年)》明確提出,將廊坊現代物流產業發展重點聚焦到全球航空物流樞紐、京津冀核心區鐵路物流樞紐、中國北方現代商貿物流基地、全國快遞北方總部基地、京津冀商貿與生活服務保障基地5個方面。
為實現這一目標,廊坊全面提升城市交通承載力,大力實施路網優化和高速路口改擴建工程。“目前,全市路網密度為全國平均水平的3.2倍。待全部項目完成后,市域通行能力將進一步提升。”廊坊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孟志猛說。
與此同時,廊坊加快推進現代商貿物流信息服務平臺建設,推動物流資源有效串聯;加快培育現代商貿物流科技企業,建成現代商貿物流領域研發平臺12家;培育和易生活現代商貿物流眾創空間,幫助30余家現代商貿物流企業入選“全國科技型中小企業信息庫”;大力推進中國(廊坊)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
不只是功能規劃,廊坊各區縣的物流發展方向也有明確定位。例如,三河市、大廠縣、香河縣以服務首都和北京城市副中心為方向,重點發展冷鏈物流、應急物流及制造業物流。
在緊鄰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大興機場綜保區內,“藏”著一個占地3.6萬平方米的葡萄酒基地——廊坊誠融科技有限公司庫房。這里存儲了500多萬瓶葡萄酒,每天出貨量達10萬瓶。如何做到貨物高效周轉?誠融科技副總經理何曉蒙說,便利的通關政策幫了大忙。今年初,“區內直轉”政策在大興機場綜保區落地執行。誠融科技的葡萄酒從“保稅倉儲貨物”轉變為“非保稅貨物”,在綜保區內就能實現狀態轉換。去年8月,大興機場綜保區還啟用“一票多車”新模式,物流解決方案更加靈活。新政策相繼落地,讓何曉蒙體會到“提速、省錢和省心”。她說:“通過‘區內直轉’業務,公司在倉儲費、運輸裝卸費等方面可節省成本約60%,一年能節省約80萬元;在‘一票多車’新模式下,可節約運輸成本50%左右。”
“作為全球航空物流樞紐定位關鍵項目——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樞紐建設全面提速。我們緊緊抓住廊坊臨空區、自貿區、綜保區、跨境電商綜試區‘四區’疊加優勢,規劃集國際貨物貿易、轉運、倉儲、加工、分撥、通關保稅、多式聯運于一體的廊坊臨空國際商貿物流港,目前已吸引京東國際、北供保障等80余家企業簽約入駐。2023年,臨空經濟區航空貨郵吞吐量24.4萬噸,呈現高點開局、態勢良好的局面。”廊坊臨空經濟區自貿區服務局局長尹皓倫說:“廊坊將充分發揮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空樞紐作用,持續實施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四流匯集’,供應鏈、消費鏈、創新鏈、資本鏈、產業鏈‘五鏈融合’,全力推動廊坊臨空經濟區商貿物流樞紐功能提檔升級。”
做強龍頭 做大集群
為推進產業加快集聚,廊坊著力構建“企業集聚、產業集群、要素集約”的發展格局,吸引商貿物流頭部企業落戶,推動臨空經濟區國際航空商貿物流港、京津冀核心區鐵路物流園、全球航空貨運中心等商貿物流基礎設施加快建設。
“從山東發貨到廊坊文安天環冷鏈物流園,1噸貨物能節省10元運費。”商戶楊建勇從事冷凍產品經營20多年,2020年從北京西南郊某凍品市場轉移到廊坊,“這里冷庫租賃費用不足之前的三分之一,我們租了2000平方米冷庫,經營范圍擴大了,整體運營成本卻節省近一半,營業額也實現了增長”。
河北天環冷鏈物流園項目是目前全國規模最大的冷鏈單體項目,總投資50億元。項目一期、二期已竣工,完成投資達30億元以上。目前,基地已與數百家大型食品加工企業和食品品牌代理商“牽手”,入駐商戶達700多家,70%以上來自北京。廠區內有126家物流公司運營,每天有1000多輛冷鏈貨車進出,開設國內200多條干、支線運輸線路,形成年交易冷鏈食品100萬噸的規模儲運交易能力。
河北天環副總經理林卓藩介紹,“落戶廊坊是看中當地特殊區位優勢及臨近天津港、曹妃甸港的國際航運優勢。在此建設冷庫和倉儲中心能集聚京津冀周邊乃至全球的冷凍產品,形成巨大商貿聚散能力。基地全部建成投產后,年交易量將實現翻番”。
這是廊坊近年大力引進和培育投資主體的縮影。廊坊在優化政策軟環境上下足功夫,制定印發《關于大力推進現代商貿物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形成較完備的制度體系。在用地服務上,制定15項支持商貿物流產業發展的用地措施;在金融保障上,制定《金融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僅今年上半年,廊坊銀行等金融機構為71個(次)現代商貿物流重大項目新發放貸款42.7億元,為333個交通物流和倉儲運輸企業新發放貸款27.1億元。
廊坊把招大引強上項目作為推動現代商貿物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第一抓手,重點圍繞國內外商貿物流頭部企業及跨境物流、金融物流等開展小團組、經洽會、政企會商等招商活動;并專門指導建立30個環節全生命周期管理臺賬,全面強化項目服務保障,努力打造審批環節少、辦事效率高、營商環境優的投資創業首選地、物流發展首選地。
不僅要吸引企業前來,更要助力企業提升市場競爭力。廊坊在科技創新上下功夫,全力打造以機器人應用為重點的智慧物流系統,高標準編制《廊坊市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今年上半年,廊坊無人配送車、無人機等22家高智能物流裝備制造相關企業實現營收2.05億元。今年4月以來,廊坊累計投入無人駕駛快遞車15輛,單件快遞配送成本降低0.7元,僅為0.15元。
良好的發展環境推動了以京東、“三通一達”等為代表的快遞區域總部產業集群逐步形成。2018年以前,廊坊年快遞業務量僅為2.4億件。如今,廊坊已建立8個快遞頭部企業區域總部,2023年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11.64億件。今年前三季度,廊坊市快遞業務量完成12.1億件,同比增長40.69%。
其中,申通快遞北方總部基地自2022年10月正式運營以來,累計操作17億件快遞,日常吞吐能力達400萬單/日,峰值能力700萬單/日。該基地公共事務部主管馮蕊說:“我們業務量實現跨越式增長,更多得益于選點的區域經濟中心有著高速增長的業務量支撐。”
“在這里我們只需要思考如何把企業發展好,完全沒有后顧之憂。”赤伏智能科技(河北)有限公司總經理田曉巍將企業落戶固安后,舉家從內蒙古遷了過來。今年1月份,該公司落戶京南·固安高新區大清河園,投資6500萬元建設赤伏智能化物流設備生產項目。田曉巍說:“選擇固安,更多是看重這里的發展前景。目前,公司已與順豐、北汽等幾十家知名企業簽約合作。”
當前,廊坊物流業進入快速發展期。2023年以來,當地簽約投資5000萬元以上現代商貿物流產業項目224個,總投資1500億元。初步形成以京東、“三通一達”等為代表的快遞區域總部產業集群,以國藥科技城、熙麥智聯網等為代表的供應鏈物流產業集群等五大產業集群。
產業相嵌 鏈式發展
推動傳統商貿物流產業向現代化商貿物流產業邁進,廊坊將視線聚焦在“物流+貿易”“物流+直播”“物流+流通加工”等融合業態發展上,促進商貿物流企業與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發展模式融合,商貿物流產業與其他產業的發展融合。
天氣漸涼,但永定城·京津冀固安國際商貿城的銷售場景卻很火爆。商貿城內,各家常駐店鋪積極準備應季商品滿足市場需求,眾多消費者穿梭其間,交易之后,所選商品會被送到與之相鄰的城市物流中心,當天打包發往全國各地。
商貿城招商總監郝慧瓊介紹,商貿城是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標志性工程之一。商貿城一期工程自2022年8月正式開業以來,在交通方面,采用通勤班車、公交等多種方式滿足商戶和客商往來需求;在物流方面,城市配送中心經營直達線路300余條、中轉線路500余條,可實現“一點發全國”全覆蓋。開業至今,商貿城接納4000多戶北京客商入駐,每周接待來客8萬多人次,已形成商貿、物流、會展配套發展的局面。
與之相距不足30公里,有著永清云裳國際城和時尚未來城兩大服裝基地,承接北京服裝、鞋帽和面輔料生產及經銷企業商戶萬余家。為推進物流產業與輕工業共同發展,當地引入70余家快遞企業入駐,經營直達線路200多條,形成“兩頭都在外,一點發全國”快遞物流體系,產值超百億元、營銷規模過千億元,帶動5萬余人就業。從北京大紅門搬遷到“云裳小鎮”的品牌女裝店經營者朱媛媛說:“在物流優勢助力下,我的生產銷售越來越紅火,營業額每年能增長15%到20%。”
萬惠蘭說:“商貿物流產業一頭連著生產、一頭連著消費,在穩定經濟、促進生產、拉動消費、擴大就業等方面,均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在物流業與關聯產業的賦能增效上下功夫,通過現代物流業與農業、服裝、印刷、電商等產業的有機融合,力求取得合作共贏的結果。”
促進物流業與農業相融合。廊坊在全力推進都市農業發展的同時,加快推進“一村一站”建設,寄遞物流基本實現全覆蓋;通過抖音、郵購樂等平臺開啟助農直播,打造直播矩陣,上架35個品類的特色農產品。通過這種遍布農村的物流網絡體系,今年上半年,廊坊肉類產量實現9.2萬噸,供京量2.7萬噸;蔬菜產量達218.3萬噸,供京量43.7萬噸。
促進物流業與圖書印刷業相融合。廊坊永清縣緊緊抓住北京非首都功能轉移契機,不僅引進頭部圖書倉儲物流交易企業,還積極引進12家數字印刷企業,建成總面積達3萬平方米的倉儲現采基地,每天圖書生產出貨量達10萬冊以上,年產值超10億元。
促進物流業與跨境電商融合。廊坊已建設3家跨境電商產業園區,累計入駐企業100余家,可線上隨時下單,物流快速響應,推動對外貿易快速發展。今年1月至4月,廊坊外貿進出口額達180.2億元,同比增長30.2%,其中出口額達103.7億元,同比增長56.2%。
中涯免稅跨境電商體驗店位于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廊坊),該店總經理唐生表示:“我們通過跨境電商體驗平臺為國內外消費者高效提供免稅、低價的全球優質商品一站式導購和交易服務,2022年以來累計實現進出口額超7億元。與生產企業自行出口相比,入駐這里可為企業節省約50%的費用,降低60%的時間成本,提升30%的效益。”
廊坊市郵政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惠榮表示,今年以來,廊坊物流行業總部集聚效應全面彰顯,支撐產業能力大幅提升。無人驛站、無人車等科技手段賦能加力,推動快遞物流業整體躍升。廊坊將加快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深化產業項目服務應用場景,大力推進快遞業“互聯網+”向“智能+”升級,為廊坊快遞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增添強勁動力。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