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是經濟平穩運行的基礎,它的正常運轉離不開電氣設備的支撐。如何在這一傳統產業開辟新賽道、贏得大市場?系列報道《解碼"小巨人"》,今天帶您走進保定徐水的一家電氣企業,聚焦產業轉型升級、河北制造走向全球的背后故事。
無論是數據的精準處理,還是生命的悉心呵護,這些關鍵場景都仰賴于一種基礎設備一一電氣設施。
河北廣播電視臺記者 劉心悅:
傳統的電氣設施猶如一座"黑箱",一旦發生故障,運維人員只能憑借經驗去進行推測排查,充滿著不確定性。我身邊這臺最新研發的高壓柜,則為這個"黑箱"配上了把"智慧鑰匙"。
科暢電氣工業設計中心工程師 趙彥賀:
我的一些電量的參數,還有母線的溫度、電纜的溫度都可以通過這個液晶顯示屏和這個手機,可以進行操作,然后和數據中心的監控系統進行連接,就可以對所有的柜體進行統一的管理,具有我們的自主知識產權的。
對成熟度很高的電氣設施行業,這一看似不起眼的改變,帶來的卻是升級的技術革新思路。為傳統設備融入現代傳感技術、通信技術、數據分析技術,企業這一長達十個月的論證與實驗,離不開政策的支撐。
科暢電氣副總經理 耿玉旗:
這期間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為企業減輕了資金壓力。去年,我們享受加計扣除額度1303萬元。同時,我們在工信部門的幫扶下,將企業的技術中心升級為工業設計中心,并且通過省級認定。一年時間,新產品研發數量實現翻番,成果轉化超過三千萬元。
這一成績,源自科技的力量,更源自市場的支撐。今年,這家企業自主研發的650智能型高壓開關柜正式投放市場,很快便有了訂單。生產車間里記者看到,大批量訂單已經打包完畢,即將發往邢臺的一家通信企業。
科暢電氣工業設計中心主任 王彥朋:
我們對這個產品很有信心,這個產品的研發成功使我們團隊更有干勁。目前我們正在研發體積更小、更加智能化的產品,為我們公司增加競爭力。
繁忙的車間生產線上,跳動著未來新的利潤增長點。走進行政樓,大廳的宣傳材料里,藏著企業市場開拓的秘密。
河北廣播電視臺記者 劉心悅:
在科暢電氣公司,我發現了一本特殊的小冊子。打開來看,上面是有兩種外語,介紹公司的9大類產品。就在今年的8月,這本小冊子還"出差"去了趟烏茲別克斯坦,在2024絲路中亞國際電力能源博覽會上首次亮相。
受我省"冀貨出海拓市場"活動邀請,企業邁出"出海"第一步,關鍵的核心技術、完善的生產體系,吸引著國外客商。正是在這次展會上,企業拿到了第一筆外貿訂單。
科暢電氣市場部總監 劉亮:
國外大部分客商看到咱們產品以后,他們還是比較震驚的。這一筆訂單可以說是我們的產品走出國門的第一筆訂單。
一內一外兩筆新訂單,折射出的不止是信心?,F在,這家企業擁有35千伏及以下配電用戶側全產品線16大類,在節能變壓器和智能配電開關領域擁有自主知識產權71件,研發總投入超過總產值的5%。
科暢電氣總經理 鄭森:
到2025年年底,(我們的)產值增長40%以上,推動電氣裝備制造這一傳統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