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2024年度河北省考古成果交流匯報會現場。河北日報記者龔正龍攝
從舊石器到新石器
從農耕文明到游牧文化
從城市考古到石窟寺調查……
2024年,廣袤的燕趙大地上
文物考古工作者在追尋人類歷史本源
探索河北古代文明等方面
取得了豐碩成果
12月26日
2024年度河北省考古成果交流匯報會在石舉辦
快來看看這一年里
河北大地上都有哪些主要考古發現吧
新廟莊遺址5號地點發現“熱處理石料”的窯爐。
陽原泥河灣新廟莊遺址
位于泥河灣盆地中部南側深山中
2024年在該遺址5號地點
揭露出一個罕見的“楔形細石核技術石器初級加工場”
其中,密集的石制品間保存完整的“熱處理石料”遺址
是在東亞地區舊石器時代遺址中首次發現
于家溝遺址第⑤層出土陶片。
于家溝遺址
位于桑干河北岸虎頭梁村西南
是中國北方舊新石器過渡的代表性遺址
曾入選“199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2024年,考古發掘中在多個層位均發現陶片
據相關科研機構在該剖面的測年結果
發現陶片年代最早或超1.5萬年
尚義四臺遺址
位于尚義縣石井鄉四臺蒙古營村
是近年在冀西北地區發現的一處面積最大
保存較好、包含舊新石器時代過渡遺存的遺址
2024年的發掘明確了第一期聚落的南部邊緣
為探尋早期聚落的布局和結構提供了重要線索
進一步豐富了第二期、第三期遺存的空間分布
展示了更為復雜的社會活動組織情況
南盤石遺址出土紅陶盆。
南盤石遺址
位于臨城縣南盤石村西北
2024年度的發掘系該遺址的首次發掘
新發現房址(疑似)、墓葬、陶器等
判斷該遺址為距今6000年的新石器時代人類聚落址
第一期遺存為邢臺地區首次發現的
磁山—北福地一期文化時期遺存
趙窯遺址出土石鉞。
趙窯遺址
位于武安市趙窯村一帶
2024年發掘面積800平方米
已清理廟底溝文化房址10座、灰坑20座
戰國時期花土坑4座
另有300多個廟底溝文化的柱坑與柱洞尚待確認
東山頭遺址玉器和綠松石。
東山頭遺址
位于平泉市臺頭山鄉大營子村北
2024年對積石冢核心區和其南部居住址的發掘表明
該遺址是紅山文化晚期兼具埋葬
祭祀和特定居住功能的綜合性聚落址
鄭家溝遺址出土的三聯壁。
鄭家溝遺址
位于張家口市宣化區鄭家溝村西
其發掘研究為研究紅山文化遺址分布范圍
喪葬祭祀習俗、社會文明化進程
以及遼西地區與冀西北地區史前文化的
交流、互動等提供了新材料
鄧槽溝梁遺址第四期甕城。
鄧槽溝梁遺址
位于張家口市崇禮區高家營鎮
2024年該遺址龍山晚期城址東南甕城基本發掘完畢
近5年的持續工作
對于研究該遺址龍山晚期石城
城門系統發展、演變意義重大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