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孟維侖 韓曉寒
在“中國磁州窯之鄉”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有這樣一位“90后”磁州窯從業者。他在創新中傳承、在接力中發展,成為磁州窯文化產業發展的親歷者、見證者。
2021年結束“杭漂”的岳坤開始沉心于磁州窯的創新與宣傳工作中,這對于“瓷二代”的他來說,并不是一件難事。利用大學所學的攝影專業,他將鏡頭對準了這些充滿故事的瓷器,用光影講述著磁州窯的新篇章。
走進岳坤的工作室,琳瑯滿目是第一感覺,古老的磁州窯圖案不再局限于生活用品,而是躍然于咖啡杯、冰箱貼、創意擺件等文創產品中,更加貼合年輕人的審美和需求。
在朋友眼中,岳坤更像是一名網紅。依靠小紅書、直播帶貨,每年銷售瓷器收入可超10萬元。岳坤笑著連連否認說“不算,也沒什么粉絲量”。盡管如此,客戶已遍布全國各地,甚至有的在海外。
目前,網絡銷售的份額,可以占到岳坤總銷售量的七成左右。他說,網絡銷售讓他的銷售渠道更多,客戶更遠,產品有時還會銷往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很多外國人也喜歡中國的瓷器。
傳統文化需要創新,更需要傳承。在創作的同時,岳坤還參與到了磁州窯的傳承工作中。
“研學市場雖然競爭激烈,但我們的口碑一直不錯。”岳坤自豪地說。2024年,他帶領團隊舉辦了近百場研學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了磁州窯、響堂山和峰峰這片充滿文化底蘊的土地。
臨近年末,岳坤的工作也越來越忙,線上線下挑選陶瓷禮品的顧客越來越多。為顧客線上耐心解答,選購,包裝,打包發出。就這樣代表著磁山文化的陶瓷藝術品開啟了它們的全國“旅行”。
目前,邯鄲峰峰共有陶瓷企業82家,產業鏈關聯企業100余家,年產值5.23億元,產品暢銷國內外。
“磁州窯也可以用我們年輕人的方式重新定義,讓黑與白的藝術煥新生。”岳坤對磁州窯的明天充滿期待。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