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時后在手機里查詢檢驗結果。”醫院采血工作人員說。“一個小時就能查?”齊國輝以為聽錯了。再次得到確認后,才知道這是真的。
1月19日,河北省滄州市獻縣南單橋村的齊國輝陪著哥哥來滄州中西醫結合醫院骨康院區復查。以往他們到醫院驗血怎么也要等上半天,為什么快了呢?原來,提高檢驗效率的“推手”是無人機。
嗡嗡嗡!一架無人機穩穩停在了醫院骨康院區門前的停機坪,工作人員熟練地把裝有90管血樣本的“標本轉運箱”吊掛在無人機下方,螺旋槳旋轉,無人機飛往8公里外的本部院區,9分鐘后無人機到達,工作人員取下“標本轉運箱”送至檢驗大廳。而以前,車輛運送時長是30分鐘左右。
“用上無人機,檢驗工作大變樣。好比春運乘坐高鐵與綠皮車的區別。”滄州中西醫結合醫院實驗診斷科主任張靖宇打了個比喻。該醫院有5個院區,其中市區分布3個:本部院區、骨康院區和東院區。這三個院區的檢測項目各有側重點,每天高頻次的檢驗標本周轉,費人費車費時間。
變化始于2024年4月20日。那天,河北省首條醫療物資無人機低空配送航線在滄州中西醫結合醫院投運,3架無人機替代了急救車,往返于3個院區,每天24個架次。隨著業務量的增長,可承載4.5千克的小“標本轉運箱”換成了可承載9千克的大“標本轉運箱”。
“無人機的使用減少了檢驗設備重復配備數量、降低了相關耗材的使用、節約了人力成本,經核算,無人機服務費每年30萬元,幫助醫院每年省了2000萬元。”滄州中西醫結合醫院黨委書記趙建勇說。
日前,滄州中西醫結合醫院與滄州市中心血站聯手開通了滄州市無人機低空配送血液專線,構建血液應急保障體系,解決了“急需、急供、急運”的血液制品運輸需求。無人機醫用讓滄州中西醫結合醫院嘗到了甜頭,滄州市制定的《滄州市低空經濟發展規劃(2024—2030年)》等一系列拓展低空場景應用的好政策,進一步激發了醫院在“低空經濟+醫療”領域有更多作為。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