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幟指引方向,凝聚力量。基層理論宣講是連接黨的創新理論與人民群眾的橋梁,是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的關鍵路徑。推動黨的創新理論落地生根、深入人心,要充分抓住基層群眾的關切點,抓住社會發展的關鍵點以及群眾思想情感的共鳴點,堅持導向為魂、內容為王、創新為要,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在學懂、弄通、做實理論的基礎上,聚焦“講全、講透、講實”原則,不斷創新宣講方式,使理論宣講做到既“接天線”又“接地氣”,讓黨的創新理論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
面向基層人民群眾開展黨的創新理論宣講,要秉持“內容為王”理念,宣講內容突出政治性、建設性和針對性,使宣講內容“實起來”。要以“小切口”“小視角”聚焦“大道理”“大主題”。聚焦黨紀學習教育、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等重大主題進行宣講,把黨的創新理論講好、講活、講透,讓群眾“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其次,在開展理論宣講之前扎實開展調查研究,針對不同宣講受眾的思想狀況,聚焦人民群眾生活的“急難愁盼”問題,緊扣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堵點問題,對宣講內容進行“精準加工”并做好話語轉化,將“政治話語”“學術話語”轉變為“生活話語”“大眾話語” ,將“宏大敘事”與“生活敘事”相融合,用“小切口”反映“大主題”,用“小故事”闡釋“大道理”,借助心理接近性使理論更具“煙火氣”,讓群眾真正坐得下、聽得進、弄得懂、記得牢。
理論宣傳的受眾,干部和黨員是重點,青年是主體,學生是關鍵,群眾是基礎。基層理論宣講同樣如此,人民群眾在哪里,黨的聲音就要傳播到哪里。讓黨的聲音傳得更開更廣更深入,首先要積極拓展基層理論宣講陣地,充分結合群眾文化需求,在宣傳方式上不斷創新,充分利用黨群服務中心、社區廣場、公園綠地等貼近群眾生產生活的一線場所,打造宣講“流動課堂”,通過“文藝+宣講”“志愿服務+宣講”“黨課+宣講”等形式,在為人民服務中宣傳黨的創新理論,在文化活動中讓黨的創新理論走進田間地頭、大街小巷,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入耳入腦入心。
讓理論宣講講在“出新”中“走心”。要立足陣地資源稟賦,充分挖掘本土特色傳統文化、傳統藝術形式,收集整理蘊藏其中的故事,把最經典、最精彩的內容提煉出來,用鮮活的“本土話語”講述百姓身邊的人和事,使大道理更加具有感染力,真正將黨的創新理論“宣”出特色、“講”到深處,提高宣講活動的感染力。要主動順應信息化時代要求,積極開拓理論宣講新陣地,借助新媒體平臺傳播優勢開展線上宣講,以網絡直播專場宣講、融媒體理論宣講產品、微視頻等形式打造陣地宣講品牌及文化IP,切實將“大講堂”與“微陣地”相結合,形成理論宣講網上網下同頻共振新格局。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