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時客戶端報道 近日,由13名國家小麥專家組成的專家團隊,深入我省石家莊、衡水、滄州、辛集等地麥田,指導農民因"苗"施策、科學促控、分類管理,為豐產打好基礎。
一大早,小麥專家團隊就來到石家莊市元氏縣牛房莊村的麥田,觀察分析小麥苗情長勢,面對面指導農戶科學種植。
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 劉錄祥:
我們一路走過來,看到了我們河北省今年的冬小麥整體情況是非常好的。優質麥品種的選擇比例是在增加,播種的面積在增加。綜合技術的集成方面也做得比較好,應該說為我們今年的夏糧的豐收,奠定一個非常好的基礎。
劉錄祥提醒,盡管目前小麥整體長勢良好,但農民朋友仍要及時關注天氣變化,跟進田間管理。
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 劉錄祥:
后續的管理"一噴三防",再加上后續一直到四月初,有可能出現的倒春寒,(還有)干熱風、收獲環節,我們還不能掉以輕心。
今年是國家實施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的第二年。我省積極推廣應用水肥一體化、節水灌溉等技術,并鼓勵種糧大戶輻射帶動周邊農戶,實現更大范圍內的單產提升目標。
河北省小麥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 李輝:
近期在河北省12個(小麥)整建制推進縣,我們都進行了苗情的考察,我們發現這個大戶的帶動作用是非常好的,比方說我們精細播種、播前播后的鎮壓,肥水管理,各項技術措施落實比較到位。
據介紹,下一步我省將發揮各類新型經營主體作用,指導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社會化服務組織,率先使用能提高糧食產量的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因地因作物推進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融合,促進單產提升,最終實現糧食高產的目標。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