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訊(河北經濟日報記者 吳新光 通訊員 任樹春)芒種時節臨近,河北省春灌工作已近尾聲。據省水利廳最新統計,截至5月26日,全省已有75處大中型灌區投入春灌,累計供水12.32億立方米,灌溉農田707.4萬畝,超額完成計劃任務,達計劃灌溉面積的102.7%,為夏糧豐收奠定了堅實基礎。
唐山灤河下游灌區是華北地區最大的水稻灌區。
今年以來,受降雨時空分布不均、高溫大風等因素影響,河北省局部地區旱情有所發展。各地及各灌區立足抗旱保夏收,提前謀劃部署,開展供需水預測,疏通渠道堵點卡點,統籌推進引水、調水與節水工作。
石家莊冶河灌區灌溉區域覆蓋平山、井陘、鹿泉、元氏四縣區。自3月12日啟動春灌以來,累計從冶河和崗南水庫引水5630萬立方米,灌溉面積26.1萬畝。目前已完成兩輪灌溉,第三輪正在進行中。“十四五”灌區現代化改造項目成效顯現,在此次春灌過程中,與以往未改造時相比,冶河灌區顯著縮短了灌溉周期,提升了用水效率。
唐山灤河下游灌區投入春灌,為水稻豐收奠定了堅實基礎。
唐山灤河下游灌區是華北地區最大的水稻灌區。該灌區充分運用數字化賦能現代化改造,今年基本建成8個墑情監測點、4處農情監測站點及30余處紅外視頻渠(河)道流量監控點,覆蓋約60萬畝農田,實現春灌供水從憑經驗向看數據的精準轉變。截至目前,該灌區已供水近2億立方米,較去年同期節水約1000萬立方米。
此外,為拓展抗旱水源,今年以來至5月20日,河北省積極利用外調水,通過引江東線、引黃入冀多條線路及引衛工程,累計引水約9.6億立方米。此舉既有力保障了抗旱春灌用水需求,又同步改善了引水河道水生態、水環境,鞏固了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成效。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