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夢想召喚,使命催征。
2022年,我們黨將召開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這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2022年,人民軍隊將迎來建軍95周年。我軍要瞄準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跑出新時代奮斗強軍加速度。
感悟偉大時代,見證強軍征程。本報“新春走軍營”專欄又一次與大家見面了。記者兵分多路,上高山海島,訪邊防哨所,踏林海雪原,記錄和呈現一線官兵精武強能、犧牲奉獻、忠于使命、踐行宗旨的家國情懷與時代風采。
新的時間窗口已經打開,更多的奮斗故事正在發生。從今天起,專欄將連續刊登前方報道組從高山海島、大漠叢林、執勤戰位、練兵現場發回的親歷式報道。敬請關注!
新春走軍營,觀訓演兵場。記者踏訪陸軍某空中突擊旅,一場空地一體作戰演練在山野間展開——
地面偵察分隊潛入作戰地域,用激光為武裝直升機火力突擊指引目標;突擊步兵在空中護航編隊掩護下,搭乘運輸直升機垂直進入戰場……地面兵種和空中兵種在建制內組合、體系內釋能,演兵場景令人耳目一新。
“習主席強調,加強新裝備新力量新領域訓練和融入作戰體系訓練。這一重要指示,為我們指明了體系練兵、創新發展的備戰方向。”該旅旅長、特級飛行員武建說,作為陸軍由平面作戰向立體攻防轉型的標志性力量,空中突擊旅從進入人民軍隊戰斗序列至今,始終在探索新質戰斗力建設之路。
5年來,該旅著眼“空地一體、協同攻防”建設思路,形成“融合編組、立體突擊”訓練常態。如今,不僅空中戰機與突擊步兵逐漸融為一體,而且偵察、氣象、通信、炮兵等10余個地面兵種也加速在建制內形成體系,他們正在實現從“能飛”到“善打”的跨越,為新型陸軍建設插上騰飛的“鋼翅”。
武建輕敲鍵盤,調出多組氣象數據。他告訴記者,這是兄弟軍種部隊共享的氣象信息。原來,他們在演練中設置了“自身氣象保障力量遇襲”特情,隨即獲得兄弟軍種部隊的氣象數據支持。得知當天氣溫低、風向復雜多變,直升機尾槳、旋翼容易結冰,飛行員們提前做好了相關準備。
“有形的體系肉眼可見,無形的體系天地更廣。建制內兵種攜手只是一小步,我們現在已經步入多軍兵種聯合作戰新格局。”該旅官兵自豪地告訴記者,他們與空軍某部組織互為條件訓練,精研地面突擊步兵如何引導空軍戰機實施火力打擊,旨在練出陸航直升機與空軍戰機配合行動的默契;空地協同演練,他們與聯勤保障部隊多支力量配合,探索形成平戰一體的保障模式;他們還與戰略支援部隊某部開展聯訓,使部隊電磁干擾與反干擾能力得到提升。這些年,該旅體系練兵的“親密伙伴”越來越多……
無訓不聯,無聯不勝,如今已成為該旅官兵的思維習慣和自覺行動。從空地協同到要素聯動,從軍種內融為一體到跨軍種漸成體系,記者循著該旅體系練兵的鏗鏘足跡發現,從空軍到火箭軍,從聯勤保障部隊到戰略支援部隊,從航空兵到偵察兵……一場空中突擊演練有9個軍兵種作戰要素的官兵身影。
此刻,鐵翼飛旋,狂飆掠地。隨著要點被逐一“摧毀”,一架架戰鷹陸續返航。記者看到,走下戰機的飛行員和突擊步兵征塵未洗,直奔講評室,根據指揮中心提供的數百組數據,對演練中發現的問題展開復盤。
“如何與友鄰某部配合,壓制‘敵方’通信?”“如何利用空軍預警雷達信息,規避高空目標打擊……”窗外寒風呼嘯,室內討論熱烈,官兵們心無旁騖地鉆研打仗課題。那一刻,記者感到,他們就是護衛祖國的鋼鐵屏障。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