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7日訊 “十三五”以來,山東在海洋科技領域方面飛速發展,承擔了全國近一半的重大海洋科技工程,研發了智能浮標、深海浮標、水下無人航行器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裝備,向陽紅01、科學號以及海龍、潛龍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深遠海裝備投入使用。要說其中的佼佼者,“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絕對占有一席之地。
“蛟龍號”是一艘由中國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制的載人潛水器,長8.2米、寬3米、高3.4米、載員3人、最大下潛深度7062米,是世界上同類型載人潛水器的最大下潛深度,可以在占世界海洋面積99.8%的海域自由行動。“一次下潛三個人,離水面母船好幾千米的距離,跟水面沒有纜的物理連接,就靠三個人操作。”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潛航員唐嘉陵介紹說。
從2009年海上試驗以來,蛟龍號已經在中國南海、西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區等7大海區,開展了百余次成功下潛,深海科技成果豐碩,獲取了海量珍貴視像數據資料和高精度定位的地質與生物樣品。
“蛟龍號可以說是海底世界的一個開拓者和探險者,能夠把科學家帶到第一現場,這是常規裝備無法替代的優勢,能讓我們大洋科考,綜合科考能力有更大提升。”潛航員唐嘉陵表示。
繼“蛟龍號”載人潛水器之后,“海龍二號”無人有纜潛水器和“潛龍一號”無人無纜潛水器也同時入駐青島深海基地,它們組成“深海夢之隊”,繼續探索更神秘的深海世界。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